每当夜幕降临,雄安大大小小的运动场所陆续亮起灯光。跃动的身影、欢快的舞步、球场的呐喊与社区健身房中的律动,交织成城市夜晚最具活力的风景。夜间健身热潮,不仅说明居民休闲方式的多样性和便捷度越来越高,更是雄安新区城市功能从“打基础”向“优服务”转型成效的体现。
公共体育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开放,是切实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雄安新区辖区内若干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它让市民真正共享城市建设的成果,也传递出雄安发展中的温度与亲和力。
“跑道弹性十足,跑起来特别舒适。能在这样的环境健身,是一种幸福。”8月25日傍晚,在雄安体育中心,刚下班的雄安华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宋玺抓紧时间去跑步。在雄安,体育成为连接人与城的情感纽带。这些场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健身锻炼的场所,更承载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期待。
专业场馆既承接赛事又满足群众日常健身需求,是雄安从“建城市”到“见生活”的跨越。雄安体育中心作为地标建筑,瞄准国际水平又扎根市民需求,真正体现出城市建设的目标——不仅要硬件先进,更要让资源更好地为人所用、融入生活。
社区健身设施快速覆盖,“15分钟健身圈”正从口号走向现实,容东片区百姓健身房推出低至39元的月卡,津海大街体育公园免费开放,安新县大健康体育公园融生态与健身于一体……这些降低了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门槛,提高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是推进体育设施开放共享的关键。雄安积极探索“政府指导、企业参与、专业运营、群众受益”的公共体育服务模式,践行多方协作、社会共治的城市治理理念,让“健康雄安”从愿景变为现实。
城市硬件的升级和体育服务的完善,不仅是民生实事的落地,更是雄安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市民认同感的重要路径。当跑步成为习惯,健身融入日常,雄安的夜晚不仅因灯火而明亮,更因人的聚集而温暖。我们所见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崛起,也是在未来城市滋养下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原标题:白洋淀上丨从“打基础”到“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