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能打印什么?工业模具、文创产品、生活用品……在雄安,3D打印设备正在“打印”一座大剧院。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中央主轴上,一座形似白鹭展翅的建筑正拔地而起,它就是“雄安之翼”。从 BIM 全流程的数字脉络到3D打印的红色羽翼,从绿色建材的低碳根基到生态施工的环保路径,“雄安之翼”的每一寸生长,都深嵌着“低碳、降耗、环保”的密码。作为雄安首个3D打印建筑,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使用改性塑料3D打印装饰板技术的单体建筑,在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大赛中,雄安之翼获得优秀奖。
中电建河北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产品与设计部总经理助理杨江介绍:“雄安之翼”主体建筑五层傲立中央,两翼悬挑,呈白鹭展翅意向。总建筑面积约23500㎡,功能为经营性文化空间,包含一个400座的多功能剧场和100座的报告厅,以及商业、办公,该项目是中电建河北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的一颗明珠,在位置和功能上面具有一定的示范和研究意义。
“雄安之翼”项目外形最具特色之处就在于两侧巨大悬挑出来的红色的“双翼”,两翼分别悬挑24米。其中建筑中央主体大跨度悬挑部分,从首层到四层,及顶部的双曲面材料表皮,都是3D打印技术实现的,杨江介绍说:由于“雄安之翼”的双曲面造型复杂,很难用传统的工艺实现精准定位和施工。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完成任意形状的拼接和生产,实现复杂曲面造型的流畅度。
相较传统建筑能耗高、污染大的痛点,3D打印技术不仅能轻松实现复杂的双曲面造型,同时能大幅降低传统施工中的建材浪费与建筑垃圾。在后续生产过程中,项目将采用现场预制生产的模式,基于移动建筑机器人平台的高柔性特点,在施工现场快速部署砌一个小型的预制生产工厂,实现高质量、高定制化预制构件的现场批量生产,不仅大幅提升预制生产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运输成本。后续安装阶段,采用现场全域感知高精度安装辅助系统,该系统基于激光定位系统和大尺度无人机三维扫描技术,不仅能确保所有双曲异形3D打印构件精确无误地安装到位,同时也将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升生产效率。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表示,建筑业要从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广绿色建造与运维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
“雄安之翼”荣获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示范项目,以“智能建造”为核心,通过绿色生态、尖端科技与创新理念的完美融合,勾勒出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未来建筑更为“智能、绿色、高效”的崭新图景。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原标题:未来之城场景汇|5层大剧院3D打印,雄安之翼智能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