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上午,故城县医院党总支委员、DTI 研究室主任姜洪新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接受了中央、省、地市级共30余家主流媒体的联合采访。此次采访聚焦姜洪新团队在脑科学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以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临床应用融合中的示范作用。
在采访中,姜洪新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历时九年研发的弥散张量成像(DTI)神经纤维束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全彩动态三维模型精准呈现大脑神经网络,不仅发现了 8 条全新 “神经路线” 并纳入国际脑图谱,更构建了覆盖从早产儿到百岁老人的全年龄段脑纤维束图库,填补了国际脑科学空白。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脑肿瘤手术导航、阿尔茨海默症早期预警等临床场景,帮助全国数千名患者实现精准治疗。
作为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的重要成果,姜洪新团队的“功能磁共振及 AI 脑影像技术”项目斩获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赛道三等奖,并入选全国十大典型创新应用场景。在场景汇搭建的产学研平台上,该团队已与浙江工业大学达成合作,计划构建神经影像医疗大模型;同时与成都国潮企业签约,建立全国首个县域脑科学数据中心及脑健康服务平台。
他们的目标是让脑科学研究真正惠及民生,让DTI技术成为守护全民脑健康的“数字哨兵”。姜洪新在采访中透露,团队正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探索 DTI 技术在语言功能区分析中的创新应用,计划通过脑功能刺激仪与神经影像融合技术,为言语障碍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他同时表示,未来将依托雄安场景汇的开放生态,进一步深化区域医疗协作,让更多基层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据了解,本次采访吸引了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18家中央级媒体,北京日报、天津电视台、河北新闻网、长城新媒体等多省市级媒体的深度参与。采访内容将通过图文、视频等多形式呈现,全面展示雄安新区在医疗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领域的领先实践。
通讯员:牟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