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沧州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提醒,我差点就成了骗子的‘帮凶’,真是太感谢他们了!”近日,市民任某特意给沧州银行安平支行打来感谢电话,语气里满是后怕与感激。
这场暖心的“拦截”,源于几天前一次看似普通的柜面业务。几天前,任某来到该银行办理现金支取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在与其沟通时发现,任某对账户内资金的来源始终说不清楚,回答问题时眼神闪躲、言辞含糊,只是反复强调“想把钱取出来”。这一反常表现立刻触发了工作人员的警惕——这种对资金来源讳莫如深的情况,往往暗藏风险。
没有简单拒绝办理业务,工作人员转而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引导,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向任某讲解“出租出借银行卡”“帮陌生人转账”等行为的危害:“您看新闻里说的,好多人就是因为帮网友‘走账’,不知不觉成了诈骗分子的工具,最后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影响个人征信。”
在真诚的沟通和专业的分析下,任某的心理防线逐渐松动,终于吐露实情:原来这笔钱是刚认识不久的网友转到他卡上的,对方让他取出现金后转过去,但是当他取款时,发现卡被冻结了,只能来到柜台办理。
听到这里,工作人员当即判断这笔资金可能涉及电信诈骗,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主管行长。主管行长赶到后,进一步向任某说明利害:“您这情况很可能涉及受害人的被骗资金,现在最稳妥的是去反诈中心报案,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再主动把钱还回去,这样既不担责任,也能帮真正的受害人挽回损失。”一番话点醒了任某,他当即表示愿意配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任某顺利完成报案手续,并将账户内3万元涉诈资金原路返还给受害人。从发现异常到成功拦截,整个过程不到两小时。
“守住群众的‘钱袋子’,是我们金融工作者的责任。”沧州银行安平支行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持续强化员工反诈培训,要求全员练就“火眼金睛”,通过细致观察客户言行、主动开展风险提示,已成功拦截多起涉诈交易。此次事件中,工作人员用敏锐的观察力和负责任的态度,既为受害人保住了血汗钱,也帮任某避开了法律“红线”,彰显了金融机构在守护社会金融安全中的担当。下一步,沧州银行安平支行将继续强化员工反诈实战培训、拓宽宣传覆盖面并深化警银联动,持续筑牢金融反诈防线。
通讯员:张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