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耐克ACG 2025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在崇礼区庆典广场激情开跑。 武殿森 摄
崇礼的山,值得被奔跑。
作为当地夏季旅游的“金字招牌”,崇礼168超级越野赛自2017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9届,从一个“越野新星”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标杆赛事之一。全球越野爱好者汇聚于此,在森林、草甸、雪场交织的赛道上挑战自我,感受崇礼的四季魅力。
这不仅仅是一场奔跑,更是一次融合了生态、体育、经济、文化和精神追求的“非雪季”赛事激活实践,记录了个体梦想与“冬奥之城”的成长历程。
点燃崇礼“非雪季”
赛事中的崇礼 武殿森 摄
7月11日8时,在崇礼区庆典广场,伴随发令枪响,2025年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开赛。
本届赛事在组别设置上启新,以“出发场馆”+“里程”组合方式命名,凸显当地文化特色。设置崇礼168组、崇礼100组、雪如意70组、太舞50组、云顶30组、阿那亚10女子组、阿那亚10青少组和萌娃酷跑3公里、萌娃酷跑1公里9个里程组,其中太舞50组设置为双人、三人组团队形式,满足了从1公里萌娃酷跑到168公里极限挑战全年龄段的赛事需求。
选手在比赛中 武殿森 摄
“这里风景美、赛道虐、天气爽。”湖北选手李安娜如此评价崇礼。据她讲,去年比赛,她获得100公里组第一名,用时23小时48分,今年再次来参赛挑战自己。
赛事还首次采用抽签形式确定参赛资格,有超过2万名越野跑爱好者报名,最终11117名选手中签获得参赛资格,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籍选手153人,分别来自英国、瑞典、德国等22个国家,今年的赛事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参赛者年龄跨度从3岁萌娃到65岁资深跑者,全民参与的赛事特色更明显。
蒙光富、多吉、骆滔等106位精英运动员的参与,让赛事竞技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此前一天精英见面会上,精英运动员悉数登台亮相,观众一睹其风采。崇礼越野赛道更具挑战性,且高手云集,不仅在国内不多见,而且向着国际越野新高度迈进。
在李安娜看来,与高手对决更能激发斗志,赛出好成绩。
作为赛事承办方,北京三夫户外运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超慧介绍,9年来,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完成了系统性升级,从单一竞技型赛事向“多场景、多环节协同作战”转型。本届赛事首次以7个滑雪场为战略支点,构建“滑雪场+赛道+补给点+医疗站”一体化体系,雪场在“非雪季”提供了极佳的支撑点,不仅作为补给站和观众节点使用,还承担重要的医疗接驳与应急物资投放功能。
在赛事技术说明会上,工作人员罗列了一组数据,管中窥豹今年赛事规模宏大:超800位志愿者为赛事服务,其中不乏北京2022年冬奥会服务人员;90组安全团队;400位急救队员守在赛道点位上;超170位医务急救力量及7辆救护车随时待命。与此同时,还为参赛运动员准备了30吨水、75吨食品作为补给……
京张体文旅新叙事
游客前来崇礼观赛 武殿森 摄
在3天比赛中,平凡跑者演绎非凡坚持。
来自浙江宁波的褚伟军参加崇礼100组比赛,55岁的他在阿联酋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褚伟军的小红书上罗列了他今年上半年参加的9场比赛,包括东海60公里越野、横琴马拉松、黄山徽州古城50公里越野赛等,其中2场比赛选在我市,除崇礼外,他还参加了大境门古长城越野赛。
“我和女儿一起前来崇礼参赛,她参加太舞50组,我并不是一味追求成绩,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女儿,让她积极投身户外运动。”褚伟军告诉。
四川凉山人张昌林去年参加了100公里越野赛,跑到87公里时因体力不支,无奈退赛。今年他充足准备后再来崇礼,参加相同组别比赛,为的是弥补去年的遗憾。
浙江宁波马先生一家四口人,自驾3天来到崇礼。他的儿子马修参加阿那亚10青少组比赛,年仅9岁的他在少儿越野选手中已经“小有名气”,马修从4岁起练习跑步,经常观看精英运动员越野赛视频,来崇礼是想与心仪的精英运动员见面。
马修妈妈坦言:“我们是第一次来崇礼,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赛事氛围令我们印象深刻。让儿子来参赛,除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外,还想让他在不同的赛段欣赏不同的风景以及体验当地的人文特色。儿子还喜欢滑雪,崇礼恰是一个冰雪与山地运动都适合的地方,这里是一个离开后还想再来的地方。”
选手覃斌一家人乘坐28小时火车,从广西来到崇礼。一家人全部报名参加比赛,覃斌为崇礼100组;爱人潘翠斌是阿那亚10女子组;11岁大儿子参加阿那亚10青少组;5岁小儿子挑战萌娃酷跑3公里组。“这是我们第一次参赛,但对崇礼早已心存向往。”覃斌说。
听说庆典广场有比赛,从廊坊市组团来崇礼避暑的10多位老人,一起前来瞧热闹。她们所住酒店离庆典广场不远,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在避暑的同时还能观看比赛,真不虚此行。
崇礼区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韩晓玉介绍,一人参赛、全家旅游,在崇礼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体验方式。崇礼168超级越野赛仅3天,给当地带来游客8万人次。今年,崇礼区谋划夏季文旅体育赛事活动达500余场,从徒步赏花到挑战极限;从篝火晚会、大马戏团到艺术氛围浓郁的舞台剧、交响乐,以及非遗“打树花”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雪如意摩天轮、如意水岸水上乐园、金花鼠乐园、太子城国际文旅小镇云湖休闲区等新增景点,成为崇礼夏季旅游的新地标。
从白色到绿色、从雪场赛道到越野赛道,崇礼通过体育赛事+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多元融合,激活了京津冀夏季户外运动消费市场,尽显体文旅融合发展活力,持续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注入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崇礼区接待游客401.66万人次,同比增长19%。
后奥运迸发无限可能
崇礼区庆典广场上人头攒动 武殿森 摄
选手用脚步丈量挑战的边界;崇礼用山水托起勇敢者的梦想。
来自安徽安庆的张胜已是第3次来崇礼参赛,他今年27岁,是一名硕士研究生。2023年他参加100公里比赛,获得第8名;去年他参加70公里比赛,获得第8名,今年他参加雪如意70组比赛。他告诉记者:“参赛时,我们从雪如意出发,经过太舞滑雪场等,有冬奥场馆作伴,心中平添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章超慧讲,赛事主干道依托冬奥遗产雪场赛道改建的夏季越野路径,使得山野路线不仅串联紧密、地形多样,而且每隔一段距离,便可快速撤离至雪场服务中心或城市边缘,形成“安全可回收”的保障闭环。
志愿者提供服务 武殿森 摄
在9个竞赛组别中,168和100公里组别以环形赛道为设计理念,串联起雪如意、万龙滑雪场、云顶滑雪公园、太舞滑雪小镇等7大崇礼地标,选手在奔跑中可尽览崇礼风光。赛事还特邀西班牙赛道设计师卡洛斯·加西亚参与赛道优化,确保赛道流畅性与安全性,同时融入崇礼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赛道体验。
赛事期间,庆典广场同步举办2025崇礼户外运动博览会,吸引近百个国内外品牌参展,涵盖越野装备、户外防护、非遗文创等领域。
依托赛事影响力,本地商家也积极加入“盛会”。香楼餐饮现场为游客制作油炸糕、黄馍馍、大黄米凉糕等;怀来印象餐饮带来鸡鸣山风干鸡、沙城早味糖油饼等美食。我市特色优品展区汇聚39家企业180个品类的名优产品参加展销,怀来葡萄酒、蔚县剪纸、涿鹿杏核、沽源蘑菇酱、尚义燕麦乳、桥西皮雕,崇礼好礼等纷纷亮相,成为展示我市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的一张亮丽名片。博览会3天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推动“赛事+产业+旅游”深度融合。
夜色降临,崇礼的餐饮店、酒店等灯火通明。今夜,崇礼无眠。
走进冬奥美食广场一家烤肉城,里面摆放10张餐桌,吧台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作为背景墙。来自东北的店主告诉,冬奥会后一直营业,冬季营业时间从11月至次年3月。“以前,我没想在夏天营业,但听周边同行说夏季经营状况也挺好,于是我今年第一次尝试夏季经营,从6月一直干到9月,现在每天营业额二三千元,盼着有赛事,有研学团、旅游团前来。”店主说。
而在奥运村,2025“雪如意杯”全国青少年篮球联赛正如火如荼举办。清华附中上地小学一位带队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共来了20名队员,从集训到比赛他们将在奥运村生活8天。
媒体在崇礼采访 张凤燕 摄
用好冬奥场馆,让后奥运经济迸发无限魅力。张家口兴垣体⽂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孙建华介绍,目前场馆利用率已达100%,运行2年来,吸引游客185万人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不仅是运动员竞技场,而且成为集会议会展、观光旅游、文化演艺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变身为刺激的户外综合体验和射击教学基地;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现为车类竞速爱好者乐园;冬奥村实现了从运动员保障转变为研学营地、酒店式公寓和赛训保障,并面向全年龄段开放的文旅综合体。借“雪如意杯篮球赛”火热之势,串联足球、气排球、飞盘、电竞、马术和攀岩等多元赛事,匠心培育“雪如意杯”系列赛事IP。
不只在冬奥核心区,各滑雪场也是游人如织。11日晚,太舞滑雪公园大马戏、篝火晚会等项目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享受20度的夏夜。
太舞滑雪公园品牌中心经理任晓强讲,崇礼在后冬奥时代持续保持热度,源于城市赛道与山野资源高度适配,尤其在气候适宜、海拔适中、绿植覆盖率高的自然条件下,太舞及其所在的滑雪集群,逐步承担起中国北方夏季户外赛事的主阵地功能。
从一季火到四季热,如今的崇礼,赛事成为联通生态保护、经济活化、文化传承与精神重建的纽带。韩晓玉介绍,去年,崇礼旅游产业发展迎来标志性转折,夏季游客量430万人次,历史性超越冬季游客量423万人次,标志“冬奥遗产”成功转化为“四季动能”,未来前景更加光明。
来源:河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