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开幕式盛况:医疗行业精英齐聚南京
今日,由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南京医院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2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江苏)博览会”(以下简称“江苏医博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行业盛会,本届展会以“健康医疗,共建共享”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数百家展商、上万余名专业观众及行业领袖参与。太阳社区会长刘骏宏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在“社区健康管理创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引发广泛关注。
展会现场,南京国际展览中心D、E馆内人潮涌动,展区面积达数万平方米,覆盖医学影像、远程智能监护、手术器械、家庭医疗康复、医疗信息化等全产业链。国内外知名企业如西门子、迈瑞医疗等悉数参展,集中展示了AI医疗、3D打印设备、可穿戴健康监测装置等前沿技术。刘骏宏会长在巡展时表示:“江苏医博会不仅是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社区健康的重要契机”。
刘骏宏会长:社区健康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未来
刘骏宏会长以“智慧医疗赋能社区健康:从技术到服务的全链条探索”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以下核心观点:
1. 技术下沉,构建社区健康“最后一公里”网络
刘骏宏指出,基层社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仍是当前痛点。通过引入便携式血糖仪、远程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结合物联网技术,现南京已经有30余个社区的实时健康数据联网。例如,社区老人可通过“健康小屋”自助完成血压、血氧等基础检测,数据同步至家庭医生平台,大幅提升慢性病管理效率。
2. 医防融合:从治疗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
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整合居民体检数据、用药记录及AI风险评估模型,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该模式已覆盖5万余人,疾病早期筛查率提升40%。
3. 政策协同:呼吁完善基层医疗设备准入机制**
针对当前基层医疗设备采购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刘骏宏建议借鉴“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推动医疗设备集采向社区倾斜,同时建立区域性设备共享中心,降低资源闲置率。这一观点与展会同期发布的《国家版立项指南》中“技耗分离”“耗材负面清单”等政策方向高度契合。
展会亮点:创新技术驱动行业变革
本届江苏医博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普惠化”,呈现三大核心亮点:
1. 前沿技术集中亮相
AI医疗与手术机器人:西门子展示的AI辅助诊断系统可自动分析医学影像,准确率超95%;国产手术机器人“微创龙”首次公开演示腹腔镜模拟操作,吸引众多医院采购团队驻足。
可穿戴设备革新:迈瑞医疗推出的新一代蓝牙血糖仪支持无创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家庭医生端,为社区健康管理提供硬件支持。
2. 精准对接供需两端
组委会通过“特邀买家计划”定向邀约华东地区200余家医院设备科负责人及500名经销商,举办10余场采购洽谈会。例如,南京市第一医院与江苏某企业现场达成价值1200万元的CT设备采购意向。
3. 学术与实践深度交融
展会同期举办“华东地区医院院长高峰论坛”“后疫情时代医疗行业交流会”等活动,探讨DRG/DIP支付改革、医疗设备国产替代等热点议题。刘俊宏会长提出:“社区医疗需纳入区域医联体,通过设备共享、数据互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行业展望: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从本届展会可窥见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三大趋势:
1. 高端国产替代加速:江苏省医疗器械工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PET仪、伽马刀等高端设备逐步打破外资垄断。
2. 基层市场潜力释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推动医疗设备集采规范化,社区医疗设备需求年均增长超25%。
3. 跨界融合深化:医疗器械与互联网、保险等产业协同,如“健康管理+商业保险”模式已在部分试点城市落地。
结语:以创新之力,筑健康之基
第27届江苏医博会不仅是行业风向标,更成为推动医疗普惠的重要引擎。太阳社区会长刘骏宏的深度参与,彰显了社区组织在医疗创新中的独特价值。未来,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迭代,社区健康管理有望迈向更高水平的“智慧化、精准化”,为全民健康筑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