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多艘轮船靠泊在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装卸货。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刘朋朋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7%……5月22日,河北省统计局发布了1至4月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落实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全省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新动能积聚成长


九大工业主导产业全部增长 


工业生产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1至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40个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2.5%。


“1至4月,全省各级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宏观组合政策持续释放,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韩红表示。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特材产线。罗文琛 摄


值得一提的是,1至4月,全省九大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轻纺和健康食品等6个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7.5%、14.7%、13.5%、11.7%、11.0%和10.7%。


新动能加快成长,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速。


1至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快于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3.8%,高于上年同期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1%,增速快于规上工业3.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1倍,集成电路制造增长36.6%,风力发电增长28.4%。


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良好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较高


1至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8.6%。


在省统计局投资与建筑业统计处处长林文看来,围绕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河北把握宏观政策与重大战略纵深推进叠加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基础发力、多点支撑”特征。


“依托特别国债、专项债资金在电力、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不断投放,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4%,增速高于全省投资30.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0.9个百分点,显现良好增长势头。”林文说。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神潮盾构区间施工现场。新华社发 王民 摄


得益于“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和产业升级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6.9%,增速高于全省投资19.8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


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7%,增速比1至3月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后民间投资增长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8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1%。


林文分析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利好政策频出,民营经济信心进一步提振。


此外,大项目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全省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7%,占全省投资的73.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7.6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1%,占全省投资的42.0%,拉动全省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以旧换新”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河北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消费需求稳步释放,扩内需效果明显,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省统计局贸易外经处处长郭敏英介绍。


数据显示,1至4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38.3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578.6亿元,同比增长7.9%;餐饮收入59.6亿元,增长3.2%。其中,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9.6亿元,同比增长6.5%。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使卖场内购买数码产品的顾客明显增多。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郑建卫 摄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消费持续活跃。1至4月,家电家装及通讯类消费加速释放。限额以上单位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6.8%,比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7.0%,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3%;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1.3%,其中,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增长81.9%;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9%。 


1至4月,汽车类零售继续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4%,拉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1.6%。


郭敏英表示,全省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相关商品消费持续活跃。下阶段,要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场景建设,推动消费品市场持续回升向好。


编辑:姜长淼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