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强木版年画制作技艺》(送审稿)地方标准经专家审定通过,标志着武强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在规范化、标准化进程中取得重要突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强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由武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武强年画博物馆起草。在评审工作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武强年画博物馆、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标准审定委员会,对该标准进行审定。


评审会上,项目负责人、武强木版年画河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康英勤宣读标准编制说明及制作技艺文本。审定委员会专家依据相关法规与编制要求,从规范性、完整性、科学性等维度进行细致审查。经充分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后,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符合要求,予以通过。


武强木版年画是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也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起于宋元、盛于明清,因产地为武强县得名。其印制采用传统的木版水色套印技法,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调鲜明。2006年,武强年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了解,该标准明确了武强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流程与具体操作步骤,为规范制作流程、保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依据。“这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保护传承武强木版年画这一非遗技艺具有重要意义,统一制作规范有助于提升年画制作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标准化手段,将进一步推动技艺传承弘扬,吸引更多人学习参与,为非遗传承培育人才。”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李丽表示,为推动武强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武强年画博物馆将以此次审定通过为契机,深化多方合作,推动标准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