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上,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成就与未来方向被全面展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人工智能司法保护强化、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引发布……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中的崛起,也为企业在新质生产力时代布局数字资产提供了深刻启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技术及应用加快迭代。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标、专利和版权等领域,而是逐渐延伸到互联网这一新兴疆域。中文域名是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和入口,在方便广大网民使用中文上网、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数字品牌、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展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中文域名有利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将线下的名称和品牌在互联网上延伸和体现。
其中,“.手机”域名,作为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专属数字名片,正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手机”域名作为企业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核心标识,正在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资产运营的战略性资源,为企业创新与品牌保护注入新动能。
首先 “.手机”域名是企业数字资产的新形态。域名不仅是网站的访问地址,更是企业品牌在互联网上的重要标识。“.手机”域名作为通用中文域,可以跟企业的品牌名称一一匹配,并整合各种移动应用入口,具备直观、易记、便捷等特点,方便用户通过手机直接访问企业网站,并吸引潜在用户,优化用户体验,有效提升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手机”域名还能有效避免企业品牌在互联网上被仿冒或侵权的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数字资产。企业应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积极强化“.手机”域名的保护注册工作。通过制定全面的域名保护策略、加强域名监测和管理、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等措施,确保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2025中关村论坛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75.6万件,成为全球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知识产权保护从“防御工具”向“战略资源”的转型。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所言:“强大的版权管理技术和标准是保护内容、支持权利人的基石。”在这一背景下,“.手机”域名的价值凸显——它不仅是品牌标识,更是企业链接用户、整合资源、防范侵权的数字资产。
“.手机”注册管理机构负责人李立卿建议,“.手机”域名作为企业移动端数据流量的入口,其注册与保护实质上是数据资产确权的延伸,因此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数字资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一环。企业在布局涵盖“.手机”域名数字知产时,一方面要做到前瞻性注册——即要尽可能覆盖品牌名、核心产品、行业关键词,防范抢注风险。二是要生态化运营,将域名与小程序、APP、数据中台打通,构建私域流量矩阵。
2025中关村论坛揭示了一个清晰趋势:知识产权保护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创造价值”。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手机”域名不仅是企业数字身份的“门牌号”,更是、激活数据要素、链接技术创新的战略支点。对企业而言,抓住“.手机”域名保护的历史机遇,就是为未来十年的品牌安全与增长潜力上了一把“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