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阔步春天里 奋勇争先开新局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张洪静


暮春花归去,浅夏绿意来。春夏之交,全市上下正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工作,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在生机盎然的绿意中阔步向前。


开局关乎全局,起势决定胜势。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一季度,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促改革、惠民生、抓创新、保安全,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实施好“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强治理、保安全、促和谐”两个专项行动,全力冲刺二季度,确保实现“双过半”。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3月底开工116.6公里,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42%,实现良好开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提供贴心暖心服务、强化稳岗政策供给等措施,一季度,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1310人;持续深入推进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全市汽车报废更新申请2485辆,带动消费超2.17亿元,置换更新申请4709辆,带动消费超6.66亿元。一组组数据清晰勾勒出一道道上扬线,展现着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稳健实力。


经济实力强,首先要工业强。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规模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相发展、一二三产业互促融合,“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持续彰显。我市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去年低空产业产值规模达20多亿元,一个充满活力的低空经济生态圈正加速形成。深州市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吸引81家家居及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每年生产各类智能家居产品超700万套件。安平县借助“共享智造”创新平台,服务丝网企业1500余家,成功研发改进丝网产品10余种。


产业提质增效,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饶阳县用科技赋能果蔬产业,实施“数字果蔬”工程,打造“智慧果蔬”产业链,一个规模大、品质优、链条全、装备先进、科技领先的全国放心果蔬生产供应基地正在加速成型。安平县郑庄农牧探索生态养殖模式,年生产“水果猪肉”2246吨,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新引擎”。河北阜云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FIT公司携手建设产蛋鸡智能化福利养殖装备项目,成为德国智能养殖技术在中国市场的首个落地项目,将为衡水的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武强县周窝镇依托良好的乐器产业基础,搭建音乐惠民平台,打造本土文化IP,培育文化创意小微企业百余家,带动3000余名村民吃上“文旅饭”,走出一条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故城县故投文旅集团总经理张宁宁入选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名单,成为我市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一个生动缩影。 


民生实事落地,群众幸福可及。今年,全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事业“提质”,为群众幸福“加码”。饶阳县零工市场组织98家民营企业走进校园开展专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252个。故城县构建“县有名医堂、乡镇有国医堂、村有中医阁”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问诊拿药,去年全县基层中医诊疗量达26.8万人次,占总诊疗量的50%。桃城区人社局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一季度,全区办理退休“一件事”260件、个人创业“一件事”561件。故城县青罕镇筹集太阳能路灯1500余盏,全镇24个行政村主次干道、文化广场、胡同巷道实现全域亮化,被当地群众称为“幸福路上的‘指明灯’”。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上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我市启动2025年“品味湖城书香 阅向美好未来”全民阅读活动,组织春季“新华书香节”,活动融合趣味互动、阅读分享、非遗传承等多元形式,激发大家浓厚的阅读兴趣,带领市民踏上一段充满书香与文明气息的旅程。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四月将尽,五月初临,让我们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持续巩固好态势,不断创造好成绩,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