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平安衡水、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60余条。
建设平安衡水,守护百姓幸福。《河北日报》刊发市委书记吴晓华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衡水》,介绍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社会大局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平安衡水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新华社发布中、英、德文视频通稿《中德联手推动智能养殖合作 助力农业技术本土化与互通发展》,报道德国FIT(农场创新团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企业在阜城县正式签约,合作打造现代化、规模化、智能化的产蛋鸡福利养殖装备制造研发基地;视频+文字通稿《河北衡水:绘就春日“赏花经济”新图景》,介绍我市以赏花经济为纽带,深耕历史文脉与民俗资源,让‘花开不败’的赏花经济,成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中新网发布图文报道《河北武邑举行“红梨花开”系列文体活动暨招商推介洽谈会》,介绍武邑县以“赏花+”农文旅融合为特色,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快速增长。《河北日报》刊发《从“走马观花”到“驻足生金”》,报道我市规划6条“春观花”休闲农业旅游线路,举办花海诗会、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花海徒步等活动,催热了赏花经济。河北广播电视台文旅·公共频道《乐享河北》播出《衡水故城:千亩梨园好风景 传统产业别样“红”》介绍故城县辛庄乡梨产业面积达1000余亩,总产量达到800余万斤,特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河北经济日报》刊发《饶阳:葡萄种植富乡邻》,报道饶阳县通过早中晚熟品种混搭栽植,温室和大棚混搭建设及错峰上市,年产值达26亿元。
大风来袭,科学应对。新华社发布文字通稿《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小——大风过后各地加强管理保障农业生产》,提及围绕粮食、蔬菜、果树等,我市部署开展了从前期防灾准备到后期管理以及保险理赔跟进等全方位措施,努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衡水车务段: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大风天气》《应对大风天气,衡水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示》《应对极端大风,衡水走读式学校4月11日下午停课》《衡水桃城区:大风来临,设施蔬菜生产这样防风减灾》等报道,介绍我市各地各部门防范极端大风天气的有效举措。《河北日报》刊发《我省各地多举措防范应对大风天气》,提及我市对市区所有路灯及变压器展开全面拉网式排查,做好加固、捆扎、移除等防范措施,防倒伏、防触电、防高坠伤人。
此外,《河北故城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以项目之“进”夯实发展之“基”》《衡水市总工会举办“匠心筑梦·百年芳华”主题系列活动 献礼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等报道分别在中新网、《河北日报》、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