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全国两会、产业升级、春耕春灌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120余条。
“全国两会时间”开启,央媒省媒频频聚焦衡水。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播出《我省代表委员认真履行职责 积极建言献策》,提及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市长董晓航表示,报告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坚决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民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人民日报》刊发《探索研学旅游新模式》,《经济日报》刊发《规范研学旅游市场》,均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建议,应构建科学完善的研学旅游发展政策体系,培育更多精品研学旅游课程、线路和指导师,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人民日报》刊发《完善普惠托育服务》,《河北经济日报》刊发《让民生答卷既有温度又有厚度》,均提及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建议,加强统筹规划设计,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完善政策监督管理,增量扩面财政补贴,壮大托育人才队伍。《河北日报》刊发《营造“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良好环境》,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奎章建议,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提高居民社保待遇,不断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有“技”青年,乘风破浪》提及桃城区人社局与当地14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免费提供多项职业培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及春风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宝华表示,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相关表述印象深刻,今年将点燃“智改数转”新引擎,走实产业化发展步伐。《河北经济日报》刊发《一场关于“净菜进京”的热聊》,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饶阳县端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志辉与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永清县喜庆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铁钧,详细交流“河北净菜”全产业链条的运作模式。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低空经济火 发展信心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播出《多元经营 通用机场解锁低空经济新篇章》,提及衡水低空产业产值规模已达20多亿元,桃城机场走出航空飞行营地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新华社发布图文通稿《燕赵沃野涌新潮》,提及位于深州市的河北农速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是首批获得“河北净菜”品牌使用权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有几百种净菜;视频通稿《河北衡水:田野逐春光 蔬菜生产忙》,报道武邑县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教学指导,为菜农解决在育苗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图文报道《河北:智慧灌溉为农业生产注入新活力》,提及冀州区已有1.5万亩农田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农田智慧管理中来;图文报道《课间“扩容”焕发校园活力》,提及我市在全市城乡7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阳光课间15分钟”微改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法治日报》刊发《减少办证时间成本 提升信任感满意度》,提及武邑县司法局以推进全省“绿色继承公证”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你办公证,我找证据”的服务模式。
此外,《衡水市2025年“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集中开工》《河北衡水借助智慧手段 打造宜居韧性城市》《一天办结!衡水按下“个转企”快进键》等报道分别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中新网、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