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这个世界交朋友

——与作家蔡崇达谈文学创作与对人生的思考

本报记者 段文雅

    蔡崇达,作家、媒体人,1982年生于福建省,现任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4年蔡崇达出版散文集《皮囊》,被译成英、俄、韩、葡等多语种,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发行,发行量逾600万册;2022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命运》;2024年出版小说集《草民》。《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入选2024年12月中国好书、作家出版社年度好书等。

  当你面对离别和失去,当你内心孤独的时候,会做什么?

  蔡崇达用他的新书《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告诉读者:学会和这个世界交朋友。

  这部作品用浅显易懂又直击人心的语言,讲述了六个关于动物朋友的故事,探讨了陪伴、告别、成长等深刻主题。它不仅是写给孩子的故事,更是送给每个曾是孩子的成年人的礼物。

  融融春日,蔡崇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的创作故事、艺术追求,以及对儿童文学创作的理解。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从一场告别开始,黑狗达的外婆骤然离世,他的世界瞬间崩塌,而阿太(外婆的母亲)送来的那群小鸭子,成了他人生最初的救赎。从此,母鸡阿花、大黄猫黑咪、鸽子米点、兔子佐罗……这些看似平凡的小生命,用它们短暂却炽热的陪伴,教会黑狗达如何面对失去,如何拥抱孤独,如何用一颗柔软的心与世界和解。书中最动人的是作者笔下那些被赋予灵魂的动物们,它们不是宠物,是生命中的“翻译者”。

  记者:《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既充满童真趣味,又蕴含哲学思考。您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蔡崇达:我一直认为,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应该为孩子写一本书。儿童文学是重要的文学形式,能够在孩子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这本书是受女儿邀约而创作,读小学的女儿希望我写一本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读的书,还答应她来画插画。我也希望有一本书可以在任何孤独的时刻陪伴她,教会她如何与世界交朋友。

  记者:书中关于失去、告别、孤单等内容,可能是很多家长所回避的话题。您为何选择直面问题?

  蔡崇达:过去的一段时间,家长和学校往往更注重知识教育,生命教育存在缺失。当小朋友刚刚生出情感,可能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大量不能理解也无法逃避的情感,比如生离死别。那么,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恰当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人生在世立足的根基是什么?怎样陪伴他长出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一种深奥而独特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和万物是共呼吸的,万物相互交融、相互支撑。我就想可以创作一本书,把我们老祖宗这么好的人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读者面对生命中的诸多困难点——与全世界交朋友,从万物中获得滋养。

  记者:新时代背景下,儿童文学正蓬勃发展,艺术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您认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蔡崇达: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优秀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世界上很多好的童话故事,也都呈现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底层逻辑和基本模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儿童文学应该更具体、生动地反映民族文化和性格。这本书中人与万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另外,好的儿童作品绝非“儿戏”,也不能仅仅是讲授知识,更应该直面生命教育,真诚地告诉小朋友:这世界确实存在哪些难以接受又无法拒绝的情感,自我内心也会滋长自己不理解甚至难以相处的情绪和欲望。然后在他孤单、迷茫、困惑又无法表达的时候,陪同他去面对和探索,让他明白:这世间总有某部分是在意着我的,这世界总有些部分是试图陪伴我、和我交朋友的。

  记者:有一位作家说:“书籍是一座移动的避难所。”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

  蔡崇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发现自己很难过,但又说不出为什么难过,想提起笔写又发现根本写不出来。其实,人有时候真的很难自我理解和表达,人的内心就像一个广袤的宇宙,我们所触及的还只是一小部分。当一个好的写作者艰难地循着内心的一个个敏感点扎进去,用文字的千军万马去打捞、照亮内心那些晦暗不明、无法释怀的部分,不仅可以治愈自身,很多人也会借由他的表达来表达自我,借由他的指认来指认自己的内心。所以有时候,很多人读到一段文字、一部作品会产生巨大的共鸣,会想要把这些话转送给关心我们的人,因为终于找到一段话可以指认内心,他人可以借此走近你、陪伴你。所以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可以唤醒内心深处情感的,是可以让人获得更多宝贵精神体验的。

  记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不少年轻人感到迷茫和焦虑。您认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找寻自我?

  蔡崇达:人只有站定了才能出拳,只有心定了才有心力。人不怕困难,怕的是没有支撑点;不怕痛苦,怕的是迷茫。所以,要让自我内心更有支撑点和安放点,一定要找到与这个世界的共鸣,找到享受这个世界的部分。推荐大家多去图书馆,哪怕是乱翻书,如果看到一段文字隐隐约约指向你希望到达的那个方向,就读下去。你会发现,你自以为孤立无援的地方有人在陪伴你,你跟世界是有共鸣的,这样才可以悄悄长出精神的根系。就像一棵大树,才可以从这个世界汲取到营养和力量,才有能力长出新的枝丫,探向天空,探向远方。

  在专访的最后,蔡崇达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动情地说:“文学的力量在于能够照亮人心深处的黑暗和孤独,给予人们共鸣和拥抱。”而他的写作生涯,就是不断地去寻找和呈现力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