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生产园区一经建成,企业便开始探索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日前,武邑坤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江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奶牛粪便等废弃物经处理后,可生成有机肥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刚接班时,还没有这样的技术。那时,饲养奶牛产生的粪污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无害化处理。”白江蛟回忆,粪污处理这个难题曾经一度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如何处理日益突出的粪污问题、破解农业绿色发展瓶颈?2019年,白江蛟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从此扛起企业转型发展的大旗。
“作为民营企业,跟紧国家步伐,准没错!”谈起转型机遇时,白江蛟露出笑容。当年国家提倡绿色发展,出台一系列有利政策,他抓住时机,积极与国家“863”项目试验基地北京中农富源集团达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两千余万元建设了有机肥生产园区。自此,原本令人头疼的“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来到公司有机肥生产车间,粪污翻抛机正在高效率地进行翻抛作业。
“每天产生的粪污,通过专用输送管道输送到集污池,干湿分离之后经发酵、粉碎、过筛等环节后,静置陈化。”武邑坤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监程发展介绍,在此基础上,接种高活性、多功能、优质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出的生物菌肥,既解决了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增加了企业效益。
“公司有机肥产能达年产5万吨,年处理养殖粪污、作物秸秆6万余吨。”白江蛟介绍,生产的有机肥除自用,还供给四万亩高标准农田,并且还销往京津冀地区。
解决粪污问题的同时,白江蛟还在谋划“一盘大棋”——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走上农业产业化循环发展之路。
2020年公司投资建设了高标准奶牛养殖厂及鲜奶生产线,2023年公司又斥资筹建了两千余亩生态种植农业园区。“土地种上农作物,产出的玉米、苜蓿作青贮喂牛,牛的粪便经过处理又能还田,生态又环保。”白江蛟细数着循环农业带来的利好。
公司不仅开展微生物菌种、微生物菌肥、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开发,还与北京中农富源集团合作开展了玉米小麦单产提升、盐碱地改良工作,与山东农产品深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出口农产品基地,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订单种植模式。
“去年第一批单产提升试验的11户种植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夏季玉米种植喜获丰收,平均增产7%左右;基地生产的有机毛豆、西兰花出口近70万斤,平均亩效益达到1300元,带动附近劳动力就业超2000人次。”谈起生态种植园区的成果,白江蛟满脸自豪。
步入挤奶大厅,奶香四溢。工作人员遵循严格的防疫消毒流程,先清洁,再挤奶,后消毒,整个过程既卫生又高效。
“目前,公司存栏奶牛2000余头,年产优质鲜乳5000余吨。”白江蛟一边巡视一边介绍,公司与光明乳业、君乐宝乳业等国内乳企巨头合作,引进专业生产管理团队,提升产能和质量,同时公司还与君乐宝合作开发生产了巴氏杀菌鲜奶及全乳脂奶粉。
如今,武邑坤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规模化奶牛养殖、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微生物有机肥生产、生态有机种植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公司。
“衡水市‘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工作会议,要求企业把准市场导向,不失时机扩投资、上规模,形成新的产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这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白江蛟介绍,去年十月,公司又与中国农科院达成共识,合作开展有机肥技改提升、肥药兼效微生物类肥料、高效有机物复混肥项目建设工作。
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同时满足土壤和作物对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大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同时还能节省施肥次数和人工成本,从而降本增效。
“2025年,我们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增三条生产线,提升有机肥产能5万吨。”随着中央省市支持民营企业会议的召开,作为民营企业家的白江蛟劲头儿十足,“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未来,我们将增强创新能力,持续探索农业产业化绿色循环发展之路,为衡水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