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融合吟诵与舞蹈艺术的歌舞剧《大儒董仲舒》,在衡水保利大剧院完成了备受瞩目的首演。该剧通过深入挖掘西汉大儒董仲舒的生平事迹及其哲学思想,向观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浸润人们心灵。
《大儒董仲舒》由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原创,剧目不仅是对董仲舒思想贡献的艺术再现,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通过精湛的歌舞表演,观众得以窥见董仲舒“目不窥园”的治学精神,以及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大一统”等哲学理念的历史意义和应用。
剧中,董仲舒的一生被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不同的舞蹈编排和音乐创作,展现了其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开场的“目不窥园”章节,通过一段独舞和深情的吟诵,传达了他远离诱惑、专注于学问研究的决心。“下帷讲诵”章节,则通过集体舞和激昂的鼓点,表现了董仲舒公开讲学、弘扬儒学的场景。在“天人感应”“大一统”章节,通过董仲舒与汉武帝对话形式,呈现董仲舒的治国理念。
舞台上,演员们穿着精美的汉代服饰,用充满力量的身体语言和感人至深的吟诵,将董仲舒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对白,都显得格外动人,引人深思。到场观众无不感慨地说:“这不仅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剧总导演韩燕燕博士为国家二级导演、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她执导的广播剧《穷山村里的圆梦人》、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曾分别获得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歌舞剧演职人员为文学与传播学院300名师生,编排时间近两个月。韩燕燕表示,此次创作《大儒董仲舒》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希望通过这个剧目,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董仲舒作为一位学者的坚持与执着,更希望能透过剧场这一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思考儒家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此次《大儒董仲舒》的首映,不仅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古代文化与现代表达方式的结合。衡水学院作为原创方,创造了“衡水学院首部原创歌舞剧”“多专业融合实训的首次集中展示”“董仲舒故里的首部原创歌舞剧”等纪录。校方希望通过此剧展演,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并了解这位伟大的儒家思想家、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大儒风范、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据了解,董仲舒是西汉广川即今衡水景县广川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秦代“焚书坑儒”后,儒学不振的时代背景下,董仲舒应时而出,成为儒学承前启后的一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