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内人头攒动,游人如织。由衡水市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打卡,领略儒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于国庆前夕开展,是衡水市博物馆举办的首场外省交流展,不仅为扬州文博注入新的看点,丰富了当地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衡水与扬州的文化交流。


衡水是大儒之乡,董子故里。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曾在扬州任江都相10年,提出了“正谊明道”的思想,成为历代文人从政的道德准则。“如今,扬州仍有董子祠、正谊巷、大儒坊等遗迹,以此纪念一代大儒。”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介绍,董子文化是扬州与衡水开展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展厅内,来自两馆的汉代文物以及与董仲舒相关的文史资料、工艺制品,后人为纪念董仲舒所作的画作等,融汇古今,系统讲述董子生平、贡献,全面解读儒学文化,生动展示相关遗迹、遗存、遗风以及儒学文化创新成果。游客们慕名走进展厅,深入了解董仲舒的生平故事,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学家、思想家,这次能够在扬州本地看到来自衡水的专题展,感到非常难得,”扬州本地游客张晨曦一边参观,一边对许多文物和重要史料和图片拍照留存,他表示,通过展览,近距离接触到了董仲舒关于儒学思想的宝贵文物,让自己的国庆假期非常有意义。


国庆假期,扬州当地许多参加研学的学生们走进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在研学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认真聆听关于董仲舒的生平事迹,并从一件件文物中品读儒学文化的精彩。前去参观的中学生刘吉平时就比较喜欢逛博物馆,特地参加了扬州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他表示,自己过去只在书上听过董仲舒的生平事迹,从来没有详细了解过,这个假期,在博物馆内近距离接触到了董仲舒和儒学思想,受益匪浅。



衡水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本次馆际交流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建立起衡水和扬州两个城市之间的文化纽带,对促进两地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下一步,衡水市博物馆将加大对董子文化的学术研究力度,优化展陈内容,持续推动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赴全国各地展出,力求将董子文化打造成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的衡水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