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针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骑行斑马线、行人车辆混行、机动车乱停乱放四大重点问题,采取了系列整治措施,成效显著,实现了交通秩序与通行效率的双提升。


精准发力,全面管控。我市不断改进交通管理勤务制度,进行道路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勤务模式,对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骑乘车不佩戴头盔,机动车乱停乱放、不礼让行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严纠;明确市区62个交通路口“岗长”、主次干道路段“路长”,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责任化管理水平。


强化巡控,合力攻坚。我市加强铁骑大队的巡控力度,提升城市交通安全和治安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铁骑大队“动、快、灵”和“一警多能”的优势,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有效维护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增强市民安全感;在重点路段增设临时执勤点,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打击;落实网上网下结合的巡控查控机制,形成强大的威慑效应和引导效能,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全方位、全天候监控,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严格执法,文明倡导。全市持续开展“清街”行动,严管重罚违章停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乱行等各类不文明交通行为。整治行动期间,全体民辅警认真履职、严格规范执法,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在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时,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驾驶人耐心劝导、教育,既维护了交通秩序,又提高了执法的公信力,树立了公安交警的良好形象。


完善设施,多方“护学”。在市区学校周边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增划“禁停”网状线、增设减速震荡带等,有效提醒驾驶员在接近学校区域时减速慢行,保障学校周边交通顺畅和学生安全。推广“护学”模式,在17所走读制中小学校门口设置护学岗,并在上下学高峰时段进行常态疏导管理。同时,增设“护学通道”和“家长等候区”标识牌,确保学生和家长的出行安全。推行“学校老师、保安+志愿者+交警、派出所”的多方“护学”模式。组织家长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提升家长和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通过严格执法和广泛宣传,目前,全市非机动车逆行、骑行斑马线、行人车辆混行等现象明显减少,头盔佩戴率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交通秩序显著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不断增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深化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完善路面与源头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能力,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