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水市友力职业培训学校,学员接受养老护理员培训。
“压疮预防要摆好体位垫好垫、按时翻身换体垫、肌肉关节多活动”“床旁康复的原则要按照完全被动、辅助和完全主动的顺序进行”……
近日,在位于衡水高新区的河北省衡水市友力职业培训学校,新一批次的30多名养老护理员正接受结业考试。
考试合格后,他们将会得到《养老护理员》证书。凭借这一证书,他们正式成为“河北福嫂”中的一员,可以合法开展相关护理服务。
“河北福嫂”是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助力解决京津家庭“一老一小”照护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持续实施提质扩容民生工程。
衡水把“河北福嫂”进京津做为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既增加了当地从业者的经济收入又解决了京津冀诸多家庭的疑难愁盼问题。
为了加大对养老护理员培训学校支持力度,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选取培训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家政服务类培训学校认定为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承担政府补贴性培训任务。目前全市承担政府补贴性培训的家政类培训学校47家,实现了各县市区全覆盖。
衡水市友力职业培训学校是衡水第一家专注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的学校,成立于2011年。校长王少丽是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美丽河北 • 最美福嫂”。
“家政行业的培训学校,做的是良心活”,王少丽说,接受培训的大多是“4050”人员,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多为农村妇女,她们希望通过低门槛的家政服务带来经济收入,所以老师们培训起来要深入浅出,而且要把所有内容和盘托出,让她们尽快进入角色、找到合适岗位。
2018年接受过养老员培训的衡水“河北福嫂”刘英俊如今已在北京工作6年头。除了在医院里照护老人之外,她还能够入户对卧床老人开展床旁护理。“实在、能干、能吃苦”是服务对象对她的评价。如今,她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她说“‘河北福嫂’改变了我的生活。每个月一部分钱寄给孩子供他上大学,再给老人几百元零花,剩下部分抛去日常开销后存起来,一年下来也能攒个七八万元”。
家政行业向着高质量、年轻态新赛道发展,市场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从业者。养老护理行业也吸引着大学生的加入。
“80”后史苏苏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在衡水接受了系统的培训,而今已是河南商丘民权县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她表示,创办养老机构就是为了实现“老有所养”。如今,她的养老机构已经成为当地标杆。
民营培训机构出师资,政府部门出政策给支持。这在衡水已经成为培育“河北福嫂”品牌的新常态。
目前,衡水将“河北福嫂”相关工种纳入职业培训急需紧缺工种目录,补贴标准提高10%。组织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今年以来,全市共培训养老、育婴、家政服务等相关工种职业技能培训3261人次。
为了扩大就业渠道,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衡水市妇女联合会联合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等主办了第一届京津冀家政人力资源服务节燕赵家政服务品牌交流暨“河北福嫂”推介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推介的方式,发布保洁服务、养老护理、收纳整理、月嫂育婴等家政工作岗位2000余个。协调组织县市区开展京津家政劳务协作,京津劳务协作单位9个。利用充分发挥“零工超市—家政直通车”的作用,为家政人员就业提供快速有效的对接平台。
衡水人社部门还协调律师事务所打造了全天候权益保障平台,对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等劳动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代理服务。此外还开展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家政服务员的自我维权意识,规避风险。
来了管培训、持证后提供岗位、遇到问题有“娘家人”。在全链条的扶持下,截至今年6月底,衡水新增进京津“河北福嫂”381人,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