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发展中心。陈康 摄


初秋时节,冀州大地,树木葱茏,天蓝云舒。


冀州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内,一片欣欣向荣: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条自动化流水线飞速运转、一件件新型产品陆续出炉、一批批货物“整装待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兴一方产业。


冀州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北方地区最大最集中的县级康复辅具和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基地、国内四大县级产业生产销售集散地之一,产品涉及轮椅、病床、康复器械、电子仪器、家庭护理等一类和二类医疗保健器械的大部分品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该区拥有生产企业293家、经营企业280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占河北省15%。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逐步迈向高端智造新阶段。


冀州区是如何将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这一基础产业优势转化为特色发展胜势,锚定“新”赛道,跑出加速度的?近日,记者走进冀州区,探解该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密码。


 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基础再造强平台 


一栋栋标准化生产车间拔地而起,一家家医药企业争相入驻……如今,投资20亿元、占地440亩的冀州区医疗器械产业园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正猛。


在这里,国内先进生产设备一应俱全,电脑编程自动控制流水线作业,生产产品及各类医疗器械、康复保健品近几百种,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园通过整合国内国际医疗器械、保健养生上下游企业及资源,搭建政企合作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保健养生中小企业扶持平台,打造了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互联网+的医疗器械、保健养生产业,形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产业全生态链。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园区办公室负责人赵春梅介绍:“产业园集生产、展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研发孵化六大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入驻生产经营企业达186家。”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个硬招。如何找准切口、因地制宜,把传统产业发展成富民产业、优势产业?


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冀州区重点建设了四大专业园区。除医疗器械产业园外,冀州区还建设了冀深智能康辅产业合作示范区,培育发展远程医疗、穿戴设备、健康咨询等新兴业态;建设了电子商务创业园,打造集政策、人才、资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商服务平台,为全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电商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建设了医疗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医用防护、隔离系统、中药制剂(饮片)等产业。


冀州区坚持“项目为王”,推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通过积极对接北京、深圳、江苏、青岛等先进地区,成功引入了智能病床、智能电动轮椅、3D打印可植入人工耳蜗电极等60余个项目,招引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专精特新的“链主”企业。深化央地合作,投资10.8亿元建设冀州国际康复辅具智慧产业园,着力吸引北京、深圳等地行业领军企业入驻。通过积极对接发达地区产业、招引推动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筑巢引凤建设招商引资“强磁场”,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锻造延长了本地产业链条,推动形成新型产业体系升级。


研发创新增动能  驱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根手杖能有多少科技含量?


“一旦老人跌倒,这根手杖就会自动报警,为老人及时得到救助争取时间。”8月16日,在冀州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指着一根看似普通却充满“智慧”的黑色手杖介绍,这根手杖能定位、照明,还有收音机、警示灯等功能,不仅可以提醒车辆和路人避让,还能在使用者跌倒后自动报警。记者看到,像这样科技感满满的产品在这里比比皆是。


冀州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发展中心。陈康 摄


微压大气舱、适老化改造监护可视化系统、外骨骼机器人、骨传导助听器……记者看到,小到一根手杖,大到一整套监护可视化系统,集中展示着冀州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的最新研发成果,更成为激活这一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只有让产品跳出传统模式,拥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近年来,冀州区在产品生产从单一到多样化、发展层次从模仿加工到自主创新上不断尝试和积极探索,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筛选康复辅助器具骨干企业和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作为试点,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企业“机器换人、装备换芯、产品换代”。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要求,大力实施产业提档升级行动,组建了冀州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发展中心。中心包括3大版块,在展示体验交易中心集中展示冀州生产的6大类百余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同时,在检验检测中心和技术支撑中心提升企业研发创新的“服务力”,助推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转型升级,向链条高端迈进。


其中,检验检测中心为企业产品检验检测提供“一站式”“全免费”服务,实现了电动轮椅、防褥疮气床垫等多个项目的检验,并引入远程视频指导系统,随时与省院专家远程咨询、辅导、协作“零距离”服务。在技术支撑中心,由河北工业大学郭士杰教授牵头,借助河北工业大学的学科、人才及科研优势,在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上进行深度合作,承担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等任务。


科技创新投入的“大手笔”,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冀州区已累计注册登记鼎立、佳禾等各类商标2148个,拥有各类专利337项。辖区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9项。


产业融合拓新路 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冀州区春风满袖康养中心,智能电动轮椅、医疗护理床、防褥疮气床垫等各式各样的养老辅具随处可见。83岁的张永富老人正“驾驶”着一辆智能电动轮椅在房间里来回“行走”。他高兴地说,“自从坐上了这台轮椅,感觉像小鸟出了笼子,好多事儿都可以自理了,愿意上哪儿就上哪儿!”


“这里的老人们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大部分都是生活无法自理的,除了衣食住行需要专人照顾,老人们对养老辅具需求很大。”中心护理主任张营介绍,该中心的护理床、助浴床、电动轮椅等都是从附近的适老化产业园采购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冀州区依托产业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与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等民生事业紧密结合,推动“产业+融合”,着力扩大康复辅助器具市场覆盖面和社会影响面,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精准对接京津老龄市场需求,冀州区积极引导布局,抢滩银发经济。投资10.8亿元的京津冀康复辅具智能制造产业园营运而生,产业园负责人杜桂臣介绍,“园区主要承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端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生产企业的落地,推动传统产品向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康复护理机器人、智能健康可穿戴设备等方向转型升级。”


康复辅具是伤残人士、失能老人生活中的好帮手,但因其较高的价格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冀州区全力打造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示范区,积极建设和完善社区康复辅具“以租代购”服务体系,投资130万元建设了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护理床、移位机、空气波治疗仪等11个类型近百种康复辅助产品,并对符合条件的残疾、特困及老年人提供60%的租赁补贴、每人每年最高达2000元的政策保障。自去年以来,冀州区共租赁康复辅助器具810余件,接待免费体验7600人次,为300多人提供了租赁补贴,金额达54000元。


2022年、2023年,冀州区连续两年组织企业申报全国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市区两级残疾人联合会依托衡水真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设“衡水市援爱残疾人双创基地”;2023年,我市成功入选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

 

勇毅笃行促发展,蹄疾步稳踏新程。如今,冀州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以“衡水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衡水湖5A级景区”创建、京雄商高铁建设等系列扶持政策为契机,促升级、筑链条、转动能,以基础再造、科技强链、产业融合等举措,已逐步形成了国内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多元合作的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特色产业集群,趟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子。


未来,冀州区将加快推进康复辅具和医疗器械产业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不断丰富历史怀古、文化研学、田园康养、农业体验等旅游业态,促进“康养+”融合发展,努力把冀州打造成为“京津周末休闲康养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