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水果玉米加工厂马上就要建成了,村里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红火。”日前,阜城县古城镇西马村党支部书记马滨看着已见雏形的特色水果玉米加工厂满怀憧憬地说。


西马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也是马滨出生和成长的地方。2008年,他远离家乡到湖北襄阳创业,经过多年打拼,事业风生水起。


多年在外奋斗,马滨的眼界越发开阔。看到许多农村环境好、产业兴,而自己的家乡还有很大的差距,马滨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为村里做点儿事。”2017年,古城镇号召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得知消息,马滨立即和镇上对接。2017年10月,他通过竞选当上西马村党支部书记。没有豪言壮语,马滨只有真心付出。“我就想为村民办点实事”的竞选宣言,让村民对他充满信心。


出行问题是乡亲们最关心的。“只有路通了,村民的心才能通。”马滨上任伊始,出资4万元,硬化道路6000平方米,将村内坑坑洼洼的破旧砖路和出村道路全部修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


“马书记上任以来,村里路好走了,路灯也亮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马维义赞不绝口。


自马滨上任以来,全村八纵四横街道进行了拆除改建和硬化,修缮了百年古井,粉刷美化了墙体,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余盏,种植海棠等景观苗木1000余株,将废弃坑塘改建为5000平方米的同心湖,满足了村民垂钓、观赏、休闲娱乐等需求。


2021年,西马村由司法部驻村帮扶;2022年,法治乡村规划建设完成。借助司法部帮扶力量,村里建设了面积为60平方米的人民调解室、130米的法治长廊以及500平方米的崇德法治广场,村庄崇德向善的氛围日益浓厚。


村里的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了,怎样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呢?马滨带领村民先后探索种植高粱、油菜等作物,但结果都不很理想。2022年3月,村委会将村里的100亩闲散土地收回,成立了阜城县汇鑫园农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水果玉米,实现了专业化种植、现代化管理与销售、产业化收益。


合作社成立之初,选用中科院优良种子,全程施农家肥,用赤眼蜂防虫害,种植全过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安装电子监控全程录播,打造绿色无公害品牌。他们采用“一年两茬”的种植模式,3月铺膜种植,6月中旬收获;6月下旬种植,9月收获。一亩地种2800株至3000株,按一穗玉米售价两元算,一亩地两茬收入11200元至12000元,经济效益可观。他们注册了“喜马利农”牌水果玉米商标,依托“832平台”线上销售。同时,合作社还采用“联农带农”的收益分配模式,优先安排脱贫人口务工,一般农户也可以加入种植。合作社提供种子、技术、收购等全程服务,收益全部归村集体。


如今,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设了特色水果玉米种植基地,规划建设了1015平方米的特色水果玉米加工厂、350吨冷库一座,搭建了农产品线上多渠道互联网销售直播间,与21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入驻“832平台”,逐步实现种植、加工、储存、销售全链条作业,让农产品不仅“种得下”,而且“卖得好”。目前,西马村特色水果玉米销售额已达500万元,比原来种大田每亩可增收300多元,村民务工收入每人每年10000多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可达20多万元。照此经营,预计三年后村集体收入将达80万元。


为解决村内红白喜事互相攀比以及空巢老人吃饭问题,西马村新建了能容纳100人的同心食堂。每位老人只需要拿4元钱,一天三顿饭管饱管够,真正让他们少花钱、吃出“幸福味”,解除了在外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同心食堂还承担了村里的红白事,一桌12个菜共计120元,比到镇上的饭店每桌省了近300元。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马滨个人出钱买来服装、音响等,鼓励村民跳起广场舞;每年春节,出资举办村里的联欢晚会,村民自演自唱,欢聚一堂。


“你既出钱又出力,这是何苦呢?”有人曾经这样质疑,马滨笑着说:“既然村民相信我,我就要不遗余力地把村庄治理好,付出再多也值得,得对得起这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