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优化和完善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机制,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加快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衡水市教育局于今年3月份启动基础教育教研联盟工作。如今,教研联盟作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已在全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和研究协同体系。



全市基础教育教研联盟分为“市级教研联盟”和“县级教研联盟”两个类别:“市级教研联盟”涉及普通高中、义务教育两个学段。高中学段教研联盟基于优质教育资源帮扶结对的情况成立,全市19所公办高中学校共设立9个联盟。义务教育学段的教研联盟基于各区县行政区域相近原则成立,全市13个县市区(管委会)共设立4个联盟。“县级教研联盟”是由各区县基于县域内集团、学区、结对帮扶或行政区域相近等情况设立,截至目前,共成立县级教研联盟121个。




教研联盟启动以来,市县两级各联盟针对课程教学改革中重难点问题,结合本联盟的教学和教研实际,因地制宜,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活动,设立了一批教学改革项目,启动了一批研究课题。截止日前,市级教研联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67次,县级教研联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287次;市级教研联盟设立教学改革项目26项,县级教研联盟设立教学改革项目83项;市级教研联盟启动研究课题17项,县级教研联盟启动研究课题119项。这些活动不仅浓厚了全市的教研氛围,也极大地提升了教研质量。


教研联盟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跨区域、跨学校的教研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打破了区县间、学校间的壁垒,有效缓解了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教研能力薄弱的问题。同时,通过开展沙龙研讨、专题讲座、优课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改变了以往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的教研状况,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教师作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其专业成长同样得益于教研联盟的实施。据统计,市级教研联盟共吸引了5527人次参与,县级教研联盟的参与人次更是达到了11824人。这些活动不仅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更多参与教研的机会,也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发展层级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共研、共享、共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教研联盟建设的模式和机制,深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赵益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