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衡水有着不解之缘,多年前曾慕名到衡中求学。当时听到衡水人有点凡尔赛地说,衡水没多少教育资源,把中学教育做到了举世闻名,把衡水老白干酒、六个核桃饮料做到了畅销全国,说明咱衡水人还是能干(成)点(大)事的!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阴差阳错来到从未关注过的衡水景县(景州),没想到这座看似平凡的县城竟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景县即现在的景州,地处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的结合部,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就是景州人,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中华2000多年思想一统的先河。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华家口夯土险工遗址。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从隋唐到明清,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里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屹立千百年的华家口夯土险工,为世界人民治理水患贡献了中国智慧。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流淌,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兴盛与繁荣,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大交流,各种地域文化相互接触、交融、整合,形成了博大、包容和开放的运河文化,并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一代代子民。
在这里有一座古塔,百姓俗称为景州塔。以简洁的线条、巍峨的雄姿,傲然不群、遗世独立,不论是因佛教信仰而建,还是因传说镇河妖而建,它都犹如一座灯塔,高高耸立在大运河西岸,见证了大运河曾经的热闹与辉煌。沧海桑田,世事巨变,如今的运河已失去运输功能,成为了生态河、景观河,仍与这高塔对望,缅怀着远古的故事。
这里有一座周亚夫墓园,纪念治军有方的西汉名将周亚夫。周亚夫以善于治军领兵,汉武帝阅兵细柳营的历史典故传为千古美谈。行走在以周亚夫命名的大街上,遥想将军当年抗击匈奴入侵、平定诸侯叛乱,为汉朝的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景州人从心底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勇气与魄力。
这里没有西北黄土地的苍茫豪放,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旖旎,只有华北平原的广袤无垠和农耕生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阵运河风吹来,平添了奋力的纤夫和嘹亮的号子声,更带来了新鲜的事物与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文化和异域风情互相学习借鉴、交织渗透,形成了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精神。
我常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一地都有自己独有的根源,或是历史故事,或是文物遗迹,千百年来沉淀成一种渗入血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从运河文化的开放包容到周亚夫将军的丰功伟绩,铸就了景州人博大的胸怀与顽强的精神,如今的景县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把铁塔钢构通讯塔产品做到了全国市场的60%以上,货叉产量居世界第一。
屹立千年不倒的景州塔,凝聚着景州人的骄傲与自豪,风景秀丽的运河两岸,已成为景州人休闲娱乐的打卡地。行走在被运河滋润的景州大地,包容博大的文化基因深深感染着我,自强不息的运河精神时刻鼓舞着我。祝愿大运河创造新的历史,景州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赵汉卿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