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民脸上笑容洋溢……仲夏时节,走进景县洚河流镇张奇庄村,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环境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俺们村是景县橡胶产业发源地之一”


张奇庄村是景县橡胶产业发源地之一,刚一进村,记者便看到一车车橡胶产品正在打包、装车、发货……



“我们村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发展橡胶产业了,当今景县知名企业家大多都是从我村橡胶产业起步的哩……”谈起村里橡胶产业发展史,景县洚河流镇张奇庄村党支部书记闫承春满脸自豪,经过调整升级后,村里现有橡胶生产企业12家,主要生产橡胶实心轮、叉车轮等产品,厂里每天车来车往,忙得热火朝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产业兴则百业兴。凭借着橡胶产业,张奇庄村从一个“穷出名”的贫困村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不仅带动了家门口就业,还发展了一批电商产业,从而拓宽了村民收入来源。现如今,村民不仅有种植业收入,还有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人均年收入4万元。


“以前只侍弄家里的几亩地,没多少收入,后来我便琢磨着自己创业做电商,现在开着几家网店,月营业额40万-50万,可不少赚嘞!”梁智是村里的电商大户,做电商20年了,当时正值村里橡胶产业发展上升期,再加上当时我国互联网刚刚兴起,他便借着这股东风成功创业,几年内扶摇直上,生意十分红火。


“能在家门口就业就很方便,不仅能挣到钱,还可以照顾家里。”正赶上村民杨红丽从厂里出来准备去接孩子放学,“现在地里农活儿基本都完事儿了,在这边打零工一天能挣个200块钱嘞,还不耽误接孩子。”


“俺们村是S281省道和美乡村重点打造示范村”


“口袋”富了,环境也得美起来!


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张奇庄村的村民们也喜欢茶余饭后在村子里遛弯了。



漫步村中,道路平坦,房屋整齐,廊亭别致,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小菜园”和“小花园”,一派田园景象。


自张奇庄村被确定为S281省道和美乡村重点打造示范村后,村“两委”班子精心谋划,定好分工,各负其责,加快推动,集中整治了垃圾乱泼乱倒、杂物乱堆乱放问题,修缮、建设了文体广场、村办公室外墙、廊亭等,启动了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目前,我村以打造‘橡胶产业’为主题,环树绿植及矮墙都以轮胎点缀,精心打造文化景点,力求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下一步将重点打造进村精品牌坊建设工程、村西水塔地标建筑工程等。”说起村里建设,闫承春满怀信心。


沿着主街一直往里走,便遇到坐在树荫下乐呵呵聊天的村民们。“以前,村的墙上都是小广告,又脏又乱。现在,墙上画了宣传画,不仅美观,还激发了大家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村里的环境好了,生活更加舒心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连连称赞。


“都说环境影响人,这环境美了心情就是好,瞧,大家脸上的笑容都多了。”景县洚河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皮国辉介绍,近年来,洚河流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房前屋后、村内坑塘、河渠沿线等重点区域,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植树增绿,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俺们坚持把实事好事办到村民‘心坎上’”


扮美村子的同时,村“两委”也一直关注民生实事,坚持把实事好事办到村民的“心坎上”。


“今年小麦收成真不错!”闫承春看着眼前的田地,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咱村灌溉方便,庄稼都能及时‘喝’饱水,长势能不好嘛!”


张奇庄村地理位置优越,东临黑虎林渠,西临老黑虎林渠,村南村北均有坑塘储存水源,地表水水源充足。为了方便村民灌溉,借助县里支持,村里铺设了防渗管道2000多米,全村800亩耕地都能“喝”得饱饱的。



“过去都通过地垄沟浇水,费水还费力,后来地里铺设了防渗管道,变明渠为暗渠,省水、省钱还省力。”村民王坤笑着说,“这些防渗管道能用好多年,既能防止浇地渗水,又能保证晚上浇地半道上不跑水,方便着哩!”


今年,村里又借助县里黑虎林渠清淤项目,对本村区域内的河坡进行改造提升,目前该工程已接近完工。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如今张奇庄村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建设和美乡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本报见习记者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