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区域,脑部是全身各器官系统及个人意识、行为的指挥中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而被人们所熟知的脑血管病,其发病越发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带着对生命的敬畏,探入大脑神秘领地,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汇聚人才,培优团队,充满着发展活力。
脑部解剖结构复杂、涉及范围小、吻合难度大,且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信号传导体系,神经外科手术难度大、要求高,对于医院的硬件条件和医护人员的技术、经验等要求都极高,因此被誉为外科手术“王冠上的明珠”,神经外科医生也常被称作“与大脑直接对话的人”。
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入选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神经外科建设中心”,业已建成了专业划分明确、诊疗设备先进、人员梯队完善、综合诊疗实力强大的诊疗中心。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顺势而生,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可防、可治的全程规范化诊疗服务,以口碑谋发展,以创新赢未来,赢得了广泛认可。
2023年5月19日,衡水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成立,相毅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哈院党委书记郑辉、衡水市医师协会会长刘红梅与参会代表合影。
搬迁至哈院南院区后,更优越的就医环境、更先进的医疗设备,无疑为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河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衡水市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主任相毅介绍道:“瞄准技术前沿,满载创新活力,得以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三级、四级手术并且占比高达80%。我们在构建冀东南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打造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的同时,也造就了如今这支具有非凡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医护铁军。”
从凝练学科方向入手,加大专业带头人的培育力度,围绕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重大成果培育、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学科要素指标,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瞄准一流学科建设发力,找差距、补短板、强特色,营造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带来了人才和新技术的持续涌入。
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主任相毅作学术报告。
“当挑战生命禁区”变成“如入无人之境”,专家团队是科室医疗质量的保证,也是为患者带来高品质诊疗服务的基础。该科副主任医师张明哲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攻读博士期间,因表现突出被派往日本信州大学留学,师从日本脑干肿瘤协会会长本乡一搏教授。他先后将“眉弓开颅技术”“直切口开颅技术”“脑干穿刺技术”“Kawase开颅技术”“脑血管搭桥”等多项前沿神经外科技术带回衡水并成功开展。其中,脑血管搭桥术已经成为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的“独门绝技”,张明哲博士也凭借脑血管搭桥技术荣获“全国青年手术医师大赛优秀奖”。
为人才精准调配岗位。利用重大医技突破等时机,安排人才到危难病患救治一线、科技攻关的前沿锻炼,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得以将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发展“第一动力”。除了尖端的开颅手术技术,神经介入治疗已成为脑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手段,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2022年,张明哲博士带着在开展神经介入治疗时遇到的问题再次到天坛医院,跟随全国知名专家吕明教授学习,一举掌握了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WEB扰流系统及Atlas支架、LVIS支架、EP支架等多种介入新材料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回到哈院后,他独立完成了颅内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病的精准化治疗方向和治疗水平上实现了新突破。他还成功将经远桡入路介入手术带回家乡,填补了衡水“经手入脑”介入治疗的空白。
神经外科是医学领域中的高精尖学科之一,科室里的医生培养周期长,还须耐得住寂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相毅在指导荣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衡水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衡水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衡水市卫生健康系统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的张明哲开展手术。
在张明哲牵线联系下,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通过天坛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及手术操作考核,成为天坛医院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介入共建合作单位。张明哲博士先后荣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衡水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衡水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衡水市卫生健康系统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
对标一流医院,瞄准学科诊疗技术前沿,在专业技术、科研学术、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标对表,是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推动学科崛起的秘诀。2021年,该科的青年业务骨干张亚召前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时,正值科室人手紧张,为能让张亚召顺利进修,相毅主动担负起了夜班的部分工作。相毅说:“第一时间提供平台,鼓励业务骨干以‘专注+坚持’去积累、去成长,学科高质量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作为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亚洲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的核心基地,其在脑部疾病领域享有极高的权威地位。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对标顶级医院,着力推动高水平学科建设。
张亚召不负厚望,进修期间担任宣武医院2021届神经外科血管病组进修生组长。其间,他观摩学习各类手术1000余台,参与各类难度最高的四级手术300余台,并带着宣武医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相关疾病的最新治疗理念、治疗方式回到院内,一举将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变成了科室的常规手术,并在衡水率先开展了脊髓血管造影、脊髓血管病变的治疗。同时,还开展了罕见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填补了技术空白。他也因此被评为2022年度哈院“最美医师”。在宣武医院学成归来后,2023年,张亚召结合科室技术发展需要,前往北京天坛医院学习介入取栓技术。学成回到哈院后,就同时开展“介入+开颅手术”此项高精尖技术,为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重症患者争取到康复的希望,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特别是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和残疾程度。
积极打造战略人才力量。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形成了以相毅、李光杰为年长专家,张明哲、张亚召为中流砥柱,张印松、柴孟雨、杜英丽、李涵为强劲后备力量的人才成长梯队,为哈院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赢得了声誉。
哈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厘清未来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鼓励中青年医生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的同时发表高质量SCI文章,提升学术影响力,进而吹响适岗用才“协奏曲”,让大家干事创业“有劲头”,更好惠及民生!
图、文:李晨阔
新闻连接:
相毅
神经外科硕士、主任医师、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三科(脑血管病区)主任。
中国心脑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衡水市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学会秘书;
河北省卒中学会出血性卒中外科分会委员;
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脑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老年医学会脑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衡水市卒中学会理事;
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衡水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衡水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脑血管病区)位于哈院南院区3号楼9层,是以治疗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在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现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神经外科专业护理人员8名。
专业特色和治疗方向:
一、出血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高血压脑出血等。开展手术: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及开颅夹闭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及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开颅减压,钻孔引流,内镜手术),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病的介入及开刀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
二、缺血性疾病:大面积脑梗塞,颅内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急性脑梗塞等。开展手术:颈动脉狭窄,颅内及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型手术,烟雾病、脑血管狭窄贴敷及搭桥手术,静脉窦血栓取栓手术,急性脑梗塞拉栓手术、大面积脑梗塞开颅减压手术等。
三、功能性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开展手术:微血管减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