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故城籍作家南尔邨创作出版了传记体小说《故宫总建造师——工部尚书吴中》。作者以历史人物吴中为铺垫,站在时代的节点,为我们还原了明朝初年靖难之变时期山东省武城县吴庄村(与故城县郑口镇一河之隔)的历史人物吴中的一生。作品详细描写了吴中由秀才到贡生,再到入朝为官,再到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断然抉择,追随朱棣登基,改元永乐的仕途境遇。期间吴中屡展才华,颇得朱棣赏识,接连得到晋升重用,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少师。其间他主持修建了北京紫禁城、长陵、景陵、献陵、武当山紫霄宫、南京大报恩寺、京城九门这些传延至今、载入史册的历史名胜。


吴中爷爷吴兴,是元代任丘县令,祖籍山西晋南人,当年他父亲吴渊带着孙子吴成去任丘访亲,途遇故城籍去任丘巡访的河间府录事司董熙泰。经过交谈,吴渊得知原来董大人与其儿子吴兴是莫逆之交,后又因在任丘县衙的一番接触,董对吴家人的认知越加细致,直至后来,两家做了亲家。在朝代动荡之时,吴兴接受董熙泰建议,举家定居运河畔。吴成生了儿子吴中。吴家作为山西来山东的外来户,几经年代更迭,已是人丁兴旺,吴中乡试中秀才,后成贡生入国子监,直到入朝为官……


小说靠事件支撑,而事件的诞生与种类,离开了自然而然,便会显得生硬。但南尔邨做到了听信常理,而非生编硬造。小说第七章燕王率军抵达北平,与亲弟朱权相见,此时正是大明前途未卜之时,朱棣想的是力挽狂澜,说服弟弟。朱权自然也想有所作为,但他绝对没有哥哥朱棣的雄才大略。归顺不是心甘情愿,拼杀自然是难得取胜。此时,两人百感交集。一向精于左右逢源的吴中见此状况,立马跪在朱权跟前:“王爷,当今朝廷内奸臣当道,燕王顺天靖难,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时下各路兵马已纷纷响应,王爷和燕王乃嫡系兄弟,何不助燕王一臂之力,共同匡扶大明。”这一番肺腑之言,非但说到了燕王的心坎上,更是让举棋不定的朱权有口难言。顺理成章。接下来便是燕王“登上石凳,拔剑向天……为我大明,挥师北平”的朗朗乾坤。


朱棣决定迁都北平后,先是选址,后是备大木、筹石材、定砖瓦。石材砖瓦北方不缺,唯有大木非西南深山老林不可获得。在朱棣发现大木储备缓慢的时候,他首先想到了派吴中前去督办。吴中不负厚望,察实情、找症结、定方案,一举攻克了储备大木的瓶颈。接着,朝廷决定征讨前元残余,为备足粮草,皇上又把督办粮饷的重任交予吴中,吴中同样是一举完成了粮饷筹集。吴中接连不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和重赏。


小说的情节跟进必然也要遵循因果规律,这样才能满足和安顿读者的思路需求。人物有命运,而为人物做好未来命运铺垫更是举足轻重。


永乐四年秋,道衍率吴中等人去北京勘选造宫殿地址的船上与一船相撞,皇太妃神位落入水中。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结果肯定会被皇帝问责,轻者坐牢,重者死罪。孰料道衍稍显神情紧张之后,瞬间变得若无其事,说:“既然皇太妃落身此地,说明和此地有缘,兴许皇太妃乃是天妃娘娘下凡……”道衍是辅佐皇帝的“天下第一谋士”,他的话皇帝一般深信不疑,加上他“一是圆了圣上靖难之时许下的重建娘娘宫的诺言,二是圆了圣上报答生母之夙愿”的一番应对言辞,失落皇太妃神位的大错,竟让道衍易如反掌地化解了。


这样拔高故事情节、凸显人物的细节还有吴中履职工部尚书、吴府落成宴请朝廷重臣。在这本来已是喜上加喜的时刻,却又闻“朝廷有令,工部尚书吴中接旨”的喊声从院外传来,原来是皇帝要吴中这位御命大臣赴川蜀湖广督运大木。如此得宠的现实,世人皆知的皇帝“红人”,让在场的众臣无不心生艳羡。


吴中的传奇经历贯穿整部作品。先是去乡试名列前茅,后是被荐为贡生,再就是鸡鸣寺里遇高僧、秦淮河上遇知音、皇上御赐织金衣,似乎所有好事都非吴中莫属。现实中也有例外。永乐十九年,皇帝决定北征,一向忠诚尽职的吴中却持反对意见,理由是储粮不足,且圣上贵体欠安,因而惹怒皇上,被敕令入狱。结果,皇帝五次率军北征,驾崩归途。在皇帝弥留之际,猛然意识到错判了夏卿和吴中,说,如能返京,要亲自接二位爱卿出狱。吴中得以平反。原以为已是朝廷元老、官至一品的吴中,在经历了三年牢狱之后,应该是一帆风顺了,谁知就在他五十七岁那年,因抵不住宦官裴宗汉死缠烂磨,动用朝廷大木,触怒皇帝,再次被打入牢狱。又终因吴中德行端正,五天后皇帝自知处理过重,恩准出狱……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时空的笼罩下,回溯历史,还原现场,绝非易事。好在,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这对作者反观历史提供了良好参照,因此也才有了南尔邨写作中的融会贯通、合情合理。


大运河水哺育了两岸人民,大运河文化泽被着沿岸的风土人情。山东武城、河北故城,一衣带水。现在吴姓后人已各居其所,然他们赓续宗亲。作为故城人的南尔邨,一手托两家,了却了当今吴姓崇拜先贤、昭示后人的弘大心愿。


(南尔邨,原名卢宝行,部队转业后在故城县政府部门任职。退休后,陆续完成了《蒺藜草》《铮铮铁骨马中锡》《故宫总建造师——工部尚书吴中》三部长篇小说创作。)


作者:吕乃华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