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改造以后,不仅环境变好了,停车秩序也比以前强多了,现在一回到小区,心情都变得舒坦了!”“没想到,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还能遇到这样的好政策,住上‘新房’,真是开心!”……10月27日,走进位于红旗大街已经完成小区改造的衡水广电生活区,这样的感叹不绝于耳。

图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张占祥 摄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衡水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连续3年列为全市20项民生实事。自2018年以来,衡水市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38个,累计投资22.7亿元,改造总建筑面积92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万户。

图为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现场督导改造工程。 张占祥 摄

10月24日,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会在保定市召开,衡水市住建局副局长徐世勇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衡水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

图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张占祥 摄

开创“飞线”治理新模式。探索“七人小组”制度,建立由“市住建部门+各区政府+四大运营商+供电公司”七方组成的领导小组,每个小区成立由“街道办或社区人员+四大运营商+供电公司+施工单位”七方组成的施工小组,充分发挥“办事处吹哨,运营商报到”的优势,确定牵头人和现场监管人员,定岗定职,分工协作,集中对小区内“空中飞线”乱象进行整治。按照新建小区通信管网建设标准,创新性的在老旧小区推进“四网合一”改造,四家通信企业合用一台光交箱设备,不仅节省空间,而且也大幅提升网络传输质量,“空中无线化”使得小区“焕然一新”。今年以来,共梳理整治小区飞线1.7万米,去除旧线6.5万米,安装光交箱设备74台,新建线盒560个,地埋管道1.1万米。

图为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区。张占祥 摄

建立充电安全新举措。在改造工作中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按照“谁安装、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全额由第三方安装企业或银行投资。在价格方面实行按功率收费的比选机制,优中选优,建立1元钱200W功率充电6小时的入围机制,选出8家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运营企业供街道办事处或社区选择,统一对小区开展充电桩建设工作。充电桩配备智能显示屏,可线上发布本地商家、农副产品、饭店等信息,拉动本地消费,提振当地经济。同时,充电费用按照国家电网的新能源充电桩标准,定期推行多种充电优惠活动,综合费用小于在家充电。2023年为21个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01套,充电端口508个,可满足1000余台电动自行车充电。

图为老旧小区建立的安全充电桩。张占祥 摄

整体提升外墙立面新形象。根据《衡水市城市色彩控制技术导则》,加强色彩设计审核,以现状色彩为基础,结合周边环境,确定小区基础底色和外立面形象,同时保留小区居民色彩与形象偏好。制作前后的效果对比图及时装订成册,向小区所有业主公示。今年以来,共计对70个小区进行了外墙色彩统一设计,小区外立面与背街小巷更加协调。

图为外立面改造后的小区形象。张占祥 摄

“一区一策”植入文化元素。老旧小区改造注重文化传承,综合考虑街区风貌、建筑历史、城市色彩等因素,多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并通过参观民俗画艺术馆,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将我市民俗、大运河文化融入改造过程,在小区围墙、花台处设计制作墙绘、景观作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文化等新时代文明新风和孝老爱亲、崇礼尚德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不仅提升改造效果,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共计30个小区改造融入了优秀文化内容,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图为改造后小区内充满文化底蕴的墙绘。 张占祥 摄

助力“一老一小”改造。在全省率先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细则》,完善加装电梯政策措施。今年以来,共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7部。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小区活动场地、绿地、道路等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的适老化、适儿化改造,以城市小区为重点,积极推进“国球进社区”活动,在15个小区建设了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地。推进邻近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统筹建设养老、托育、助餐等社区服务设施,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功能。2023年我市老旧小区新增车位832个、文化休闲健身及绿地2600平方米、坡道500余个。

图为老旧小区改装电梯施工现场。张占祥 摄

党建引领提升老旧小区管理水平。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升小区治理水平,每月举办“百个红色物业小区”攻坚行动擂台赛,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原则,推动专业化物业服务进入小区,2023年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进驻旧改小区23个。目前我市已成立12家红色物业企业,打造了109个“红色物业”小区,组织“红色物业”为民办好事实事1300余件。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使业主更好更优地行使表决权,我市开发运行了业主电子投票系统,将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成立业主委员会、做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投票、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物业服务满意度测评等方面发挥突出优势。

图为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区。 张占祥 摄

开展“物业+”服务改造小区。在传统物业保安、保洁、简易维修等基本服务功能下,增加助老、家政、快递、房屋租赁等延伸服务的新物业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根据老年人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为45个改造小区内的600余名老年人提供上门保洁、家电维修、护工陪伴等服务,促进更多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温暖。为解决老年人吃饭不方便问题,积极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开设社区食堂,执行平价餐费。目前我市已建立10个社区食堂,并立足自身实际开展老年餐月卡、个性化就餐、高龄和行动不便老人免费送餐上门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小区改造完成后,物业帮助忙于工作和在外地居住的居民,出租出售闲置的房屋成交200余次,大大增加了小区改造后的入住率。

图为老旧小区增设社区食堂。张占祥 摄

从墙皮脱落、环境杂乱、设施缺乏,到立面翻新、绿化提升、服务优化,随着我市改造工程的推进,曾经在岁月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正在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出新活力,广大居民也在细微之处切实地感受到了民生的温度,提升了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