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锡壶


捏面人


制糖画


磨剪子抢菜刀


星秤


王建英的民俗摄影集《寻根》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他痴迷民俗摄影四十余年的结晶之作。翻开这本书,一些记忆,心底的乡愁从书页里奔跑出来,像蝴蝶扇动翅膀,像炊烟一样袅袅弥漫……


建英在单位有个大号——大师。据说,上至报社领导,下至实习记者都这么称呼他,有调侃,也有敬意,他照单全收,哈哈一笑。社会上,只要有人提“报社大师”,都知道是指建英。建英从1979年在新闻岗位上工作,到2021年退休,干了42年记者、编辑,退休前是《衡水晚报》副总编、主任记者。我虽然不是报社之人,却也与他有着30多年的交情,开始是通讯员与编辑的关系,后来变成了哥们儿关系,直至今天。


建英本是文字记者,因为喜欢摄影,每逢下乡采访总爱背个相机。他关注民情、民风、民俗,渐渐喜欢上了民俗摄影,历数十寒暑,走过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拓宽了他对民俗文化空间的视野,从饶阳、武强的大小村落扩展到衡水市区及其他县市区。民俗摄影是个苦差事,他带着搜寻、抢救、保存、研究的执著和坚守,利用采访的机会,常年穿梭于乡间阡陌、大街小巷,用镜头原汁原味地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从用120、135胶卷照相机到后来的数码相机,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四十多年间,他先后更换过相机八部,拍摄照片万余张。衡水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他的镜头而走进人们的视野里,而且随着一些传统民俗的消失被他用镜头留存了下来。如今,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民俗本质意义的界定有以下四种观点:一为“说道”。就是人们常说,“凡事都有个说道”;二为“礼儿”(礼节)。就是常言说的“办事要懂礼儿”;三为“时兴”(潮流)。俗话说:“随大流不挨揍。”四为“来派”。就是人们常说的事情的顺序、模式和深浅程度。民俗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并在传统的风俗中演化派生出一些“新民俗”。昨天旧民俗逐渐消亡,需要我们记录;今天的新民俗会成为明天的旧民俗,同样也需要我们记录。这些新旧民俗就是建英民俗摄影的主题。


翻阅《寻根》一书,里面有许多照片熟悉而亲切,因为那些都是我陪着他拍摄的,还有一些照片的主人公是我的朋友。上世纪九十年代,冀州市委宣传部与河北电视台合拍的“年俗大观”短片《正月十二老鼠节》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一位民俗专家考证说:“给老鼠过节,这是世界罕见的。”北京大学学生还曾以此为题写过毕业论文。一连好几年,建英多次与我联系,要组织一批民俗摄影爱好者来冀州拍摄“老鼠节”,这一愿望终于在2007年春节过后得以实现。正月十二一大早,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冀州徐家庄乡徐家庄村,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准备过“老鼠节”。从上午10点一直到晚上21点,先后拍摄了包括收旧鞋、敲“老鼠洞”、包饺子、“迷老鼠眼”、垒“老鼠洞”、烧“老鼠洞”、烤枣花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摄影家们直呼“过瘾”“震撼”。但让建英遗憾至今的是,没能拍摄到“老鼠娶亲”的最后环节——一些青年人身披翻过来的露着毛的皮被,扮成老鼠新郎、新娘的样子,老鼠新娘坐在四腿朝上的八仙桌的轿子上,前面是彩旗队、锣鼓队,后边是骑着毛驴的迎亲队伍,老鼠新郎也在其中,再后面是由孩子们装扮的小老鼠队伍……”村干部说:“因为现在许多年轻人过了正月初六就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这一环节组织不起来了。不过,给‘老鼠娶亲’的鼓乐队一直保留到现在。”


民间手工艺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于民间由来已久,这其中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尽管这些在当今社会已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有的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曾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和荣耀。从2007年到2018年,冀州田园棉公司连续举办了五届“田园棉杯”民间手工技艺大奖赛,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展示这些民俗文化瑰宝,挖掘、保护和传承这些东西,这里便成了建英民俗摄影的宝库。《寻根》一书中有许多照片都来源于此,如土织土纺、编筐、打坯、补铁锅、打锡壶、锔盆锔碗、钉秤、磨剪子抢菜刀、刨笤帚、虎头鞋、倒糖画、捏面人、泥塑、葫芦画等。为了寻找行动不便的民间老艺人,他多次驱车深入农村,精益求精地拍摄每一个镜头,力求做到生动、真实。有时为了拍摄一位老艺人要“三顾茅庐”对方才出山。为拍摄一对传统打铁的夫妻,他先后去拍摄三次,才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


民俗摄影贵在真实,它在构图、光影等方面可能不像艺术摄影那样精雕细琢,但它却留住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乡愁。建英痴迷民俗摄影,每闻必见,每见必拍,他说自己是“扫大街”式的随手拍摄,也被人戏称为“照相机不离手的文字记者”。而正因如此,他才准确地记录下了这方水土多个时间节点上的大众生活实景。年俗中,包饺子、赶年集、挂灯笼、贴春联、贴窗花等,至今还在延续;打囤、放路灯、灯盏儿、老鼠节、高台戏、蒸年糕等已渐去渐远。婚俗中,三里不同俗,冀中跟冀南的区别,被他用相机记录了下来。深、武、饶、安婚俗记录得尤为精彩,拜堂、逗新娘、改口、掀盖头、吃饽饽、大锅菜、接礼盒、拦婚车、撒麸子、送帐子、礼单上墙、上轿前吃鸡蛋、婚房布置等照片,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农村过喜事的喜庆气氛和乡风民俗。难得的是他对每张照片都配上了文字,对照片内容进行了“寻根”。


民间花会多在春节期间农民赋闲时举行,过去逢过庙会、迎佛送神以及官方庆典,也多以花会表演助兴。它不拘形式,男女老少,同台共乐,于朴拙、随意的表演中挥洒着喜庆,于尽兴玩耍中展示着豪侠之气,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衡水市每年元宵节左右都会举办花会表演,建英跑遍了11个县市区的重点乡村,先后拍摄了架鼓、“二鬼”摔跤、斗鸡舞、回娘家、踩高跷、拉碌碡、跑驴、抬花轿、彩车舞、烟袋舞、猪八戒背媳妇、舞狮子、舞龙等,乡土气息浓郁,少有摆拍做作之嫌。那些色彩夸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花会人物脸谱,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里。


大凡农村长大的人都对五花八门的农活记忆犹新,而随着机械化取代了手工劳作,一些农活儿逐渐消失,年轻人根本不了解。1961年出生,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建英,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那些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些年,他先后拍摄了耕地、耩地、耙地、扬场、麦收、秋收、推碾子、打坯、盖房、驴拉磨等场面。那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出生的人的童年记忆,如玩儿泥球、打弹弓、烤玉米、烤麦穗、烧花生、捋榆钱等,也被他记录了下来。


建英属牛,因此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痴耕斋”。退休后的这两年里,大多时间都是埋头在他的“痴耕斋”里整理《寻根》这本书,照片选了又选,文字斟酌了再斟酌,当初取书名的时候还征求过我的意见。建英虽有“大师”的名号,却也很谦虚,他经常自我调侃:“文字记者里,我是摄影比较好的;在摄影记者里,我是文字比较好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民俗民风民情拾零”,全书仅选取他四十余年拍摄的浩如烟海的照片中的334幅,也许连个零头都不够,故曰“拾零”。建英家乡饶阳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铁闯先生对《寻根》一书的出版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他说:“建英是在衡水工作的饶阳人,他的这些照片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远离家乡的游子翻开这本书,会增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思乡情怀会更加深切和绵长。”


我们的根在哪里?这是许多人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曾中断文学创作十几年,因为总觉得心悬在半空中,脚扎不下根,笔无处落下。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年少时总想逃离故乡/想故乡时已人到中年/落叶归根时游子归乡……”可是,当我们想要回到故乡时,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只有不忘本,不忘根,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我在寻根,“大师”也在寻根,他的民俗摄影,多视角、多层次、较系统地反映了衡水这片土地上的风土、风情、风俗等地域文化特色,定格了众多的再也见不到的永恒瞬间,诚实地记录了民族血脉的繁衍、文化精神的延续、价值观念的嬗变。用他的话说,就是“把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留下这些真实影像,让后人知道我们的根基所在。”他用他的照片告诉我们:根在土里,根在故乡,心中有乡愁,就能找到根,那是我们一生的抵达……

(文中摄影作品均由王建英摄)


作者:杨万宁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