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元上门做一顿饭”“1分钟1元代人遛狗”“1小时100元陪患者看病”……近来媒体关注到了“上门经济”,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上门服务相关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涵盖了外卖、家政、洗衣、美甲、按摩、美发美容、汽车后市场、维修、生鲜、杂货等各个领域。


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让互相有需求的人点对点地对接,由此带来的新业态空间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择业的机会与选择。但接踵而至的是,法律与监管的空缺,比如,“上门经济”如果存在着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不足的问题,服务人员失信或犯罪等情况,相关平台并不能担负其相应责任,维权路径就会困境重重。另外,上门服务的人员也可能因为只身前往雇主家庭而出现人身安全问题,但因为目前业界并未厘清上门服务人员与雇主究竟是承揽关系还是雇佣关系而尚有争议。


要让“上门经济”在就业市场上发挥其作用,避免因为法律监管的滞后与缺位而昙花一现,我们需要加强对上门服务平台的制度性监管,发挥已有准入资质的审核把关,给“上门经济”一点成长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加紧法律法规的制定,让“上门经济”与上门需求相匹配。


编辑:边建军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