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张敬果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四月的衡水,满目芳菲,姹紫嫣红,正如林徽因清丽的诗句,好一幅绚烂的春景图!
4月6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
4月7日,在麦苗青青一派生机的美好时光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来衡调研。他指出:“要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做优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京津周边布局建设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立健全仓储配送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为京津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这进一步坚定了衡水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翻阅上周 《衡水日报》,占据“C”位的关键词当属“农业产业”。市委书记吴晓华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抓紧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抓牢抓实“万元田”、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创建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对省委的要求,衡水已经付诸行动,广袤田野上正演奏着乡村振兴的欢歌。
稳住“压舱石”,守好“粮袋子”。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各级各部门全力抓好春季田间管理,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在阜城县,张家桥村生态循环产业园用农业植保无人机追肥灌溉,让传统“春作图”充满科技味道;在景县,56人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农户解决春季肥水使用、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在武邑县,农业农村局专门开设培训班给农技人员“充电”提升,保电助春耕、消防护平安……目之所及,农田中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火热繁忙的景象。
让“土里土气”“扬眉吐气”。市长董晓航调研时指出,要做好“土特产”文章,更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纵览我们的报纸,桃城区赵家圈镇以特色产业“引路”,通过种植草莓、西红柿、葡萄以及千余亩辣椒、中药材、雪里蕻等,跑出致富“加速度”;阜城县漫河西瓜、霞口鸭梨、张家桥冬桃等特色果品种植,带动农民种出致富好“钱”景;全市启动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创建,着力推进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当下,涌现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农业品牌,越来越多“土特产”金字招牌走出衡水,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衡水。我市积极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赏花经济为代表的一批项目纷纷亮相。安平县打造赏花休闲、油菜花茶、油菜饲料等油菜产业链条,“油菜经济”实现助农增收;衡水高新区东桃园村结合果蔬种植、农家乐等,做大“旅游+美食”品牌,打造华北江南小镇风景区;故城县擦亮“运河明珠 多彩故城”旅游品牌;我市4条线路入选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春观花”系列休闲农业线路……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清水”。
时光匆匆,二十四节气已至清明。我们点一瓣心香、寄一缕哀思,祭奠祖先,缅怀先烈。衡水是革命老区,众多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市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 ·清明”系列主题活动,重温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我们传承红色精神,谱写放手放胆干事业、齐心协力开新局的辉煌篇章——
行政审批部门发出全市首张全程智能化审批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全域“通办通取”正式落地;景县“五提倡五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衡水高新区联手中关村信息谷,打造创新协同示范样板……一项项创新举措,为全面铺展中国式现代化衡水场景、推进衡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莫负当下好春光,实干奋进正当时。放眼衡水大地,前进大街上娇艳的碧桃、月季、蔷薇等竞相开放,滏阳河畔、衡水湖边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四月之美,美在花繁草盛,更是美在耕耘、美在奋斗! 在这美好的时节,期待所有美好的愿景,都在我们的努力和汗水中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