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催新绿,播种正当时。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然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也给学生展示个性、讲究合作提供平台,3月14日上午,安平志臻学校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启动。
同学们在一起种西红柿。刘元 摄
上午10时20分,启动仪式现场掌声雷动、礼花飞舞。伴随着响亮的鼓声,安平志臻学校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序幕。
自然生态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参加活动各班学生代表有的手持“希望锄”,有的捧着“希望种子”,和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一道,为实践基地播下第一批种子。铭志于田野,寄情于春种,埋下种子的同时,也种下了志臻人最诚挚的期愿!
老师和学生一起栽种蔬菜苗。 刘元 摄
安平志臻学校校长回世杰在致辞中说,自然生态教育实践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的落成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更意味着不断的精进与提升。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做到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建设的统一。他寄语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在体验中收获,在尝试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随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共同参与到“春耕行动”当中。
这场生动的户外实践活动给该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第一次亲手栽种植物,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在栽种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生命带来的神奇与惊喜,期待我的作物和我一起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一位正在给作物浇水的同学说。学校副校长王龙辉介绍说:“基地建成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乐趣,体悟生命的神奇,在种植体验中学会合作、爱上自然、体会到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快乐,懂得劳动之义,明晓劳动之贵。这是我校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有力探索,也是学校在践行五育并举路上落下的一步坚实脚印。”他还表示,之后学校将会把实践基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课程的延伸,将这项活动融入到日常的劳动课程当中,让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茁壮成长。
实践基地种下“第一粒种子”。 刘元 摄
安平志臻学校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是以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基础,协同周边优美生态环境建造的集青少年生态教育、植绿护绿、素质拓展、文化交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是目前该区域内唯一一个大型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周边生态资源丰富,并拥有浓郁独特的安平民俗风情、和谐闲适的油菜花田等研学资源。基地以“生态”和“实践”两大主题进行课程开发,进行“自然研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有助于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普及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发展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安平志臻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 刘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