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衡水市桃城区福园小区的志愿服务队伍中,总会有春晖义工协会志愿者梅庆刚的身影。他是一名听障残疾人,在“无声世界”中,他一直在用“心”做事,默默奉献。日前,记者通过微信打字的方式与他沟通,了解他的志愿服务经历。


梅庆刚今年46岁,在他6岁时感冒发烧药物中毒,造成听力和语言功能减弱,几乎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就这样成了一名残疾人。梅庆刚上学后,经常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爱,为此感恩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慢慢生根发芽。长大后,梅庆刚默默帮助别人,回馈社会。


2015年,梅庆刚加入衡水春晖义工协会,由于不能与人正常交流 ,他自愿报名负责春晖后勤工作。梅庆刚的队友侯福芬告诉记者,春晖义工协会的库房基本都由梅庆刚负责,一年365天,不论冬天还是夏天,不论早晨还是晚上,只要协会有需要,他都会立即赶到库房,将救援用品准备好,在队友们赶到时快速发给队友。“像救援时用的手电筒、应急灯上的电瓶、对讲机等都需要经常充电,以便有需要时能立即使用。”侯福芬说,每隔一段时间库房还需要打扫,这些日常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既繁琐又劳累,梅庆刚从没有抱怨过。


除了负责后勤工作,梅庆刚还是衡水春晖义工协会救援队的一名队员,每次接到紧急救援请求时,他都会快速到达救援队办公室集合,并和其他队员一起搬着冲锋舟等救援装备紧急赶往救援现场,经常一忙就到半夜。


近段时间,梅庆刚成为河西街道办享园社区福园小区采集点的志愿者,负责核酸采集助采工作。每天清晨5时30分,住在桃城区隆兴小区的梅庆刚就早早起床,骑电动车半个小时赶往福园小区核酸检测点,提前穿防护服、准备核酸采集物资、摆放桌椅……虽然听力和语言功能减弱,与健全人有所不同,但他在社区疫情防控中承担的工作与其他人一样。


做核酸时,听障人士怎样与大家交流呢?梅庆刚在微信上表示:自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微信上打字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连蒙带猜”,因为已经熟练了,所以无需多说什么,用心做事就行。梅庆刚表示:“居民们经常会跟我笑一笑,或者向我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谢。”梅庆刚认为,这是对他工作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除了参加衡水春晖义工协会的助残、救援活动外,梅庆刚还经常参加敬老院慰问、关爱贫困孤寡老人、为老人发放黄手环等公益活动。当被问及为什么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还愿意一直帮助别人,梅庆刚在微信上回复:因为感受过来自身边人的关心,也感受过来自社会的温暖,所以哪里需要自己,就会去哪里,今后也会把公益一直做下去,不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