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画像


现如今,人们一提起河北衡水,往往就会想到近些年来声名远播的衡水中学,对那所学校学子们刻苦读书的精神赞赏有加。这些年我因事也去过两次衡水中学,确实被校园内浓浓的学习氛围所感染。那里的孩子们即便出早操时手里还拿着课本。据我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不是强制或自虐型的,而是高度自律自觉型的。


最主要的是学校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拒绝“网瘾”、“手机控”,懂得惜时如金,科学安排时间,集中精力用于学习等等。把握住勤学苦读这一条,再加上教学上的用心用力,学生出佳绩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说起“苦读”精神,在衡水可以说源远流长。西汉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就是衡水市景县广川人。传说他三岁就能背诗写字,四五岁时就被父亲严格管教学习,七岁上学堂念书。由于董仲舒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如饥似渴。董父看在眼里,既高兴又着急,为了让儿子能够在学习之余有个活动场地,董父煞费苦心,请来能工巧匠,要在宅院后面建一个小花园。由于家里财力紧张,花园拟分三年建成。建园第一年,园里绿草如茵,花香鸟语,蜂飞蝶舞。董仲舒的姐姐多次约他到园中游玩,但董仲舒手捧竹简,专心读书,摇头不语。建园第二年,小花园里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们都去假山上玩耍,小朋友们纷纷去叫董仲舒一起玩,他仍不为所动,只顾低头用笔刀在竹简上刻写文章。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时有村里乡亲前来观看,董父叫董仲舒出来看看,他只是点头笑笑,仍埋头读书。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三年不窥园”的传说。


被收入《三字经》中的历史上关于读书的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其中“头悬梁”的主人公就是衡水市冀州人孙敬。他是东汉时期的大儒。孙敬出生在一个殷实人家,早年父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年少好学的孙敬学习刻苦,博闻强记,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被邻居们称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为防止打瞌睡,他将自己的头发用绳子捆住吊在房梁上,打盹会把自己拽醒,便接着再学习。这就是“头悬梁”典故的来历。孙敬那个时代还没有纸张出现,写字用的帛金又买不起,于是便到河边路旁找寻柳枝,回家劈开晾干做成条子,在上面抄写典章。传说这种“辑柳”的做法,后与西汉时因家贫用宽片蒲草抄书的路温舒的“编蒲”结合,组成了成语“编蒲辑柳”,用来形容克服困难坚持苦读的精神。


人们都知道,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诗里的一个词、一个字,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正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成之后,往往热泪横流,不能自已。据说“推敲”一词就是贾岛一首《题李凝幽居》诗产生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起初两句诗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由于正在京师赴考的贾岛一直在琢磨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不知不觉竟骑着毛驴闯进了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仪仗队中,韩愈问明来由,并给他建议“还是用‘敲’好”。由此得出后来脍炙人口的“推敲”这一常用词,并留下了韩愈和贾岛一段友谊佳话。我这里还想说的是,人们可能不知道,籍贯为范阳(今河北涿州)的贾岛,曾在衡水市景县广川为僧,现在广川镇距董仲舒故里很近的还有一个名叫贾岛的小村,传说贾岛曾在这里的一座寺庙里为僧。想必贾岛的苦读精神对后人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说起衡水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还有很多,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唐代诗人高适,写“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崔护,都是衡水人。他们留下的不朽诗句,是对苦读精神最好的解读与诠释: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朝《中山狼传》作者马中锡是衡水市故城人,书中塑造的“东郭先生”的人物形象,也是对“读死书、死读书”人的一种批判和劝诫,估计也是这位文化先贤有感于当地“苦读”精神生发的一种哲理反思吧!


苦读应该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种精神,值得所有想成才、有所作为的人学习借鉴。


作者:马誉炜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