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在新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代代劳动模范的面孔、身份在变化,但劳模精神始终如一、传承有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与共和国共同奋进。


走进衡水日报社一楼的报刊档案大厅,一排排档案柜整齐排列,一摞摞报纸合订本摆放其中。这里收藏着《衡水日报》自1962年9月1日创刊以来的全部报纸原件。翻开这些泛黄发脆的纸页,记者找寻着一位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劳动模范——郁洛善。重读一篇篇报道,像是翻看一张张用奋斗书写的答卷,带我们重温劳动模范的风采。


翻开报纸看劳模:敢想实干大公无私的老支书


在我们的报纸上,他是《朝霞》中手把手教农活的郁大伯,是《扔不掉的粪筐》中背粪筐的村支书,是《永不褪色的红旗》中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干部,也是《西沙疙瘩上的丰碑》中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曾出访苏联的全国劳动模范……多年来,衡水日报社的记者们曾多次走进西沙疙瘩村,与冀县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郁洛善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细致生动的笔触,为广大读者描摹出一位敢想实干、大公无私的老支书。



出生于1894年的郁洛善祖籍南宫县郁家庄,从小家境贫寒,14岁就给地主当雇工。1936年,因不堪地主压迫,他背井离乡外出“扛活”,后几经辗转来到冀县官道李镇西沙疙瘩村,从此结束漂泊,安下了家。


“卢沟桥一声炮响,郁洛善送儿子上战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郁洛善毅然送年仅17岁的二儿子参军;抗日战争时期,郁洛善积极参加抗日工作,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1944年3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推选为西沙大队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在旱灾严重的时候,郁洛善带领乡亲们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办起全县第一个副业生产合作社,全村人靠打井、开粉坊度过灾荒。他的模范事迹被刊登在当年的《晋察冀日报》上,他也被选为晋察冀劳动模范。


1951年,郁洛善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在全县率先成立起有9户农民参加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并逐步将其发展为初级社、高级社、联村社,后又加入人民公社。由此,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社长”。同年,郁洛善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郁洛善,三宗宝,粪筐、草帽、烟荷包……”在《西沙疙瘩上的丰碑》(1999年8月29日,《衡水日报》第六版)一文中,记者细致观察到郁洛善总不离身的三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刻画出全国劳动模范郁洛善虽然荣誉加身,却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西沙疙瘩村老辈人眼里,这个老头太普通,常年一身家做衣裳,腰里别着条白毛巾,肩上背个粪筐,跟谁都能拉上两句家常,是孩子们喜欢的“社长爷爷”。在《扔不掉的粪筐》一文中,记者记录了当时郁洛善被质疑的声音,“有人说,一个党支部书记总背个臭粪筐,多不像样子。郁洛善听后总是笑笑说:‘当兵的不离枪,庄稼人不离筐,这是咱庄稼人的本色。’”


他是闲不住的“老社长”,也是啥都不图的“老社长”。


“每逢队里分东西,他总是让别人把好的分走,最后剩下的自己要,为这事老伴常嘟囔。但是他说:‘大家满意了,干劲才足,集体生产一年比一年搞得好,这才是船到货也到,肉肥汤也肥。’”在1963年2月7日《衡水群众报》(《衡水日报》前身)刊发的稿件《永不褪色的红旗》中,记者引用郁洛善质朴而又风趣的话语,生动再现了一位一心为公的老社长。在《冀州的4位全国劳模》(2012年8月6日,《衡水日报·晨刊》第4版)一文中写道:“他曾连续3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劳动模范,把上级奖励他的1头驴、500万元(相当于今500元)奖金和切片机、五轮水车等全部交给组里,鼓励大家努力生产。”



1952年,郁洛善被选为冀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但他出门办事、开会坚决不让县里车接车送,总是骑着一头小毛驴,从不要集体补助,不花集体一分钱。在《永不褪色的红旗》中,“有人劝他,如今日子好过了,也该享享晚年福了。可他总是笑着说:‘丢了勤俭,就添馋懒,一馋懒就要脱离群众。’”


“俺们西沙大队,今年搞了三十亩粮、棉、菜兼作试验田。小麦已获丰收,棉花丰收在望,蔬菜生长盛旺。事实说明,这个栽培方法是成功的。”1965年,郁洛善总结常年种植经验,开展粮、棉、菜兼作试验田并取得成功后,在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科学种田,越种越甜》(《衡水群众报》,1965年9月14日第二版),介绍相关经验。《保护好增产的根子》《我给独轮小车扬个名》……郁洛善的声音曾多次见诸报端。他用通俗易懂的“庄稼话”,分享种植劳作的经验,于点滴处体现劳模本色。


再访村庄寻“老善”:实干见担当 老村展新颜


“大爷,您知道郁洛善不?”


“‘老善’咋能不知道,郁洛善是模范,他到苏联去参观……”在西沙疙瘩村89岁的村民谢春明家,记者刚一提起郁洛善,老人就满怀自豪给记者介绍起来。“‘老支书’郁洛善是冀县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受到过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去过苏联,跟斯大林合过影。”



谈起老支书郁洛善,村里的老人们竖起大拇指。“‘老善’敢想实干、大公无私,一切为了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


“我们这地儿是个沙窝窝,历来是种旱田,地薄再加上靠天吃饭,老百姓生活很苦。”村民刘满墩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1957年郁洛善带领大家兴修水利、打井浇地,将种旱田变成种水田,不仅提高了本村粮食产量,还办起了官道李镇第一个“打井学习班”,将打井技术、水利知识传授给全镇的老百姓。


为抵御风沙灾害,郁洛善带领群众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在村西北筑起防风墙、造起防护林,挡住了风沙的袭击。1963年衡水中南部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已经年逾花甲的郁洛善与村民一起撑筏子、趟泥水,往来于周边村庄,救助村民、转运物资,坚守在抗洪一线。


老社长的一言一行,乡亲们看到眼里,记在心上,口口相传。“敢想实干、大公无私”的老社长精神,也浸润着这片土地。


2013年,陈加荣被任命为西沙疙瘩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沙疙瘩村人,“老社长”郁洛善一直“活”在父辈们口中,是他非常熟悉的老支书。“老支书的言行对我们是一种鞭策,虽然时代不同,但我们的目标都一样,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西沙疙瘩村是个粮食种植村,土地是村民最大的财产,但村里机井少、浇地难、粮食收成低,出村道路坑洼不平,导致卖粮难、价格低,而且村里老龄化严重,土地闲置情况亟待解决。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老支书他们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还能干出一番成绩,我们有啥犹豫的?实干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带头捐钱集资,找乡里协调、拉乡贤赞助,全村人拧成一股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路、建变电站……“现如今,浇地方便了粮食产量也上来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张贵珍说,“原来一亩地也就收个800来斤。去年,小麦一亩地收了1500斤。”


20世纪50年代,郁洛善带领村民种植防护林的地方,如今是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麦田,“这是我们村承包给瑞田农业合作社的流转田。”陈加荣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民的闲置土地出租,让土地“活”起来,让村民富起来。“以前租不出去的‘发愁地’,现在成了‘发家地’。”75岁的村民齐振河笑呵呵地说,他们老两口去年参与土地流转,收入提高了一万多元。


芬芳馥郁的五月,记者追寻报社前辈的足迹,再次来到西沙疙瘩村采访。重走前辈路,入目皆是新景象……


6条宽阔平坦的硬化路穿村而过,连接着干净整洁的巷道;一个个美丽庭院点缀其中,道路两旁栽种着国槐、月季等观赏苗木。在村委会门前的中心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让村民的业余生活更为丰富。“现在村里安装了路灯,通了自来水、天然气,生活越来越舒心。”村民刘玉贵带记者来到她家小院,小小的庭院干净整洁,打理得井井有条。“我家刚评上‘精品庭院’,村里整洁了,家里也得亮堂堂的。”


傍晚时分,在中心广场上,西沙阳光广场舞队的队员们随着歌曲《开门红》跳起欢快的舞蹈。“钱包鼓了,生活好了,村子的‘颜值’越来越高,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大不同了。”张贵珍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微信群里村民创作的诗歌,“街道整洁树成行,月季花开四季香,干部带领变新貌,勤劳致富众乡亲……”


从老支书郁洛善敢想实干带领乡亲与贫困抗争,闯出一条合作生产之路,到当代村干部实干担当,千方百计助村民增收、让村庄更美,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敢想实干、大公无私的“老社长”精神一直浸润着这片土地。


采访路上擎旗前行:用行动诠释劳模精神


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份力量,而媒体人就是擎旗手。


从20世纪60年代《衡水日报》创刊起,劳动模范的身影就屡屡出现在报纸刊发的各类报道中。老一辈报社记者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郁洛善为代表的一批劳动模范,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在贫困的土地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伟大斗争,将劳模精神的旗帜树立在衡水大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



60年来,衡水日报社的几代编辑记者,擎旗奋进,步履不停,奔走在党的新闻舆论宣传道路上。我们发掘劳模精神的新时代特色,讲好新时代劳模故事;我们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从报纸到全媒体矩阵,从文字、图片到H5、短视频,更加生动、立体地记录和传承劳模精神。


2019年4月23日,“文华衡水·河北衡水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展,这也是国家博物馆全国第一个城市地域文化展。在“红色血脉·信念传承”板块,耿长锁、王玉坤、郁洛善……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位列其中,他们是衡水的荣耀与骄傲,更是衡水人的楷模和榜样。将模范的精神传到更远的地方,是衡报人肩上的责任。从前期的筹备策划,到后期的宣传报道,衡水日报社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题报道采写小组,进国博、访专家,深度采访、精心创作,累计刊播稿件上百篇,在全媒体矩阵阅读量点击量屡破新高,各端口总浏览量实现了“千万+”。


翻阅报纸,重温历史,一个个敢想实干、忘我奉献的模范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把镜头对准老党员、老兵,采制“红色记忆·衡水足迹”系列融媒体报道,创作《初心·故事》系列短视频,以全新的表达方式记录他们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不朽功勋,展现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我们采写改革开放40年来衡水创业人的《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号召创业人在推动衡水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我们发掘报道身边平凡人的不凡事,从“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全国道德模范王文忠、吴殿华,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童莉、“全国道德模范”张志旺,我们用笔和相机记录下衡水文明沃土孕育出的道德之花,让模范的精神闪耀燕赵大地。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在国家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份精彩的人生答卷。而我们也将以劳模为“镜”,汲取榜样力量,用一次次深入的采访、一篇篇扎实的稿件、一件件优秀的作品弘扬传承劳模精神,沿着老报人的足迹,“把小我融入大我”,续写我们这一代媒体人的“最美”答卷。


□记者手记


一位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模范,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衡水日报》去寻找……在一篇篇短小精悍、接地气、有温度的稿件中,没有找到“高大全”的全国劳动模范,而是看到一位平凡质朴、一心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老支书。


这位距离我们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模范,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在郁洛善的家乡西沙疙瘩村采访过程中,我寻找着答案。


“我们村跟东堤北村距离仅仅8里地,一斤麦子就差2分钱。”说起曾经的卖粮难,陈加荣眉头紧蹙,因为出村路坑洼不平,收粮商不愿绕远道进村收粮,每年粮食丰收却要低价贱卖。“想到这个晚上睡不着啊。”陈加荣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他多次到乡里跑办,最终在上级单位的协调下,村里出资5万元,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连通乡镇公路,村民们卖粮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2018年11月21日,村里开通燃气取暖,村干部加班开气调试。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的张贵珍给自己冲了碗黑芝麻糊,随手在朋友圈里写道:今天晚上我村燃气取暖已开通,凑合吃点吧。用她的话说:“一切为村民着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困难很多、工作很难,但他们说不能给老支书丢脸,他们说要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迎难而上、担当实干,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劳模精神。


随着采访的深入,疑问渐渐消散……


劳模精神如春风、似细雨,润物无声、滋养心田,让一个个普通人汲取着力量、找寻到方向。


这是一个需要劳动模范的时代,也是一个产生劳动模范的时代;这是一个弘扬劳模精神的时代,更是一个干事创业、成就理想的时代。对劳模精神最好的诠释是行动,对人生价值最好的注脚是奋斗。我们对劳模精神的报道不会止步,对劳模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必将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视频制作 郭树青 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