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武强县东孙庄镇的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富源牧业衡水有限责任公司奶牛牧场。

【河北衡水: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

 近年来,衡水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动摇,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志,攻克贫困堡垒,各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2亿元,截至2020年底,衡水市21.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武邑、饶阳、阜城、枣强、武强、故城等6个贫困县相继摘掉了贫困帽子。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年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1.27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00元。衡水市历史性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贫困户产业项目3重及以上覆盖率达86%,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可自动预警的防贫监测系统。衡水市乡村振兴局荣获“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武邑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年6月初,根据省委编办批复,衡水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衡水市乡村振兴局,随后,全市11个县(市、区)的乡村振兴机构挂牌成立。从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市扶贫干部职工以昂扬的斗志,踏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征程,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进。】


 河北衡水:铺开乡村振兴新画卷——武强行




富源牧业工作人员在介绍集团牧场奶牛存栏动态,牧场是蒙牛奶业的鲜奶提供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天气渐渐变冷,在位于武强县东孙庄镇的富源牧业衡水有限责任公司牧场里,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每头成年奶牛一天吃下几十斤饲料,平均产出33公斤鲜奶。在这里,鲁迅的那句名言“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不仅有了具体的景象,也给附近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走向富裕的希望。牧场总占地1300亩,现奶牛存栏近万头,日产鲜奶150多吨,今年已实现营业利润4千多万元,其中594万元是付给当地入股农户的分红。自2016年参与合作扶贫工作以来,公司累计向农户分红2293.33万元。

牧场拥有以色列牛舍四栋,美加系牛舍四栋,是全国惟一一家两种饲养模式并存的万头牧场。

针对牧场的生产经营,公司与当地政府反复商讨实践出一系列扶贫办法,采取了“股权合作、劳务合作、产业链合作”三重合作式扶贫模式。全县82个有奶牛养殖项目的村庄各自成立养殖专业合用社,带领社员以扶贫基金入股公司生产经营的方式,每年获得10%的投资分红,使7千多户农民从中受益。公司常年为附近村民提供打工岗位,并优先招收低收入农民工。面向新员工、合作社社员及周边村民开展奶牛养殖培训,使普通养殖户提高了技术,先后有100多名村民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从公司走出的挣年薪的牧场经理人已有10多人,公司还因此获得了蒙牛集团“牧场主大学”称号。

专为饲养小牛犊建设的犊牛岛。

散栏式饲养的奶牛,遵循其生物学特征,还原其原始生活习性。

为了让附近低收入群体融入到牧场上下游产业链中获取收入,公司围绕饲草种植、饲料与牛奶运输环节,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在附近19个村建起饲草种植基地9900多亩。公司与农户签定土地流转协议,每亩每年承包费以500公斤小麦价格计算。此外,公司还发动低收入农户种植青储玉米,亩产3吨左右,回收价格为每吨500元,除去各项成本,每亩纯收入1100元,比普通玉米高出200元左右,且可以节约劳作时间、可节省劳动力。参与种植的农户年均增收7000元。在运输环节,参与其中的村民,每户年均增收6000元。

周窝镇谭丰庄村的乐器配件生产加工扶贫就业车间。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事关农民就业和增收。武强县依托本地奶业、乐器制造业的优势,引导脱贫户通过打工就业、自主创业、加入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乐器配件加工、乐器维修、网上销售等,带动近3000户脱贫户稳定增收。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重点培育发展以“奶牛”、“高油酸花生”、“高粱”、“光伏”等为主导的产业,为112个脱贫村每村配备了1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帮助谋划项目、做好产销对接和县乡沟通联系等工作。引进推广了高油酸花生、黄蜀葵、金银花等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增收成效明显。培育发展龙头企业52家,带动贫困户1441户,户均增收1000元。培育合作社769家,带动贫困户572户,户均增收800元。培育家庭农场587家,带动贫困户246户,户均增收2800元。依托裹衣花生产业集群,今年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新增2.5万亩。通过搭建平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促进农民在当地就业、创业。

普通农民经过培训,变成为车间技术工人。

设在家门口的企业,让村民省去了后面之忧,凭自身努力稳定增收。

在周窝镇谭丰庄村东北角,村里的乐器配件生产加工扶贫就业车间里,十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村干部介绍,这个车间是全县脱贫攻坚期间,以县博烨乐器配件公司为平台,以镇里当时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采取多户联合购买设备合作经营的方式,让村民通过入股分红、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这个扶贫车间不仅让16个农民家庭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还让直接从事生产加工的村民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劳动收入。一位在这里打工的谭丰庄村民说,他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还有十几亩地,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他省去了后顾之忧。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成了操作数控车床的技术工,还带起了徒弟,家里的收入逐年提高,日子真正的好起来。


车间里由普通农民生产出的西洋乐器配件整齐地码放着。

街关镇前马村美馔速冻米面车间里,附近村民化身车间工人在忙碌着。

在农村留守低收入人群中,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他们中一些人上有老、下有小,脱不开身外出;一些人因病、因残很难外出打工。对这些缺乏资金、知识、技能的群众来说,建在家门口的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坐落在街关镇前马村的河北美馔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县唯一一家具备熟食加工资质的企业。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一期速冻米面车间于去年7月建成,今年3月取得相关资质后投入生产。目前已聘用前马庄村和附近村庄脱贫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28人,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均熟练地掌握了生产技术,生产的北京烤鸭饼销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烤鸭饼的生产制作除核心技术配方外,生产工艺简单,易学易会,普通农村妇女经过培训,都能熟练掌握生产技术。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烤鸭饼以武强本地出产的小麦粉和大豆油为主要原材料,利用当地食材、当地剩余劳动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仅烤鸭饼一项的净利润,他们完全可以实现三年内收回全部投资的计划。目前,二期熟肉制品车间试生产已经取得成功,很快将正式投入生产,将向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人均年工资4万元左右。

要想稳定农民的收入,就要培育他们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他们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把“输血”变“造血”,让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引导、支持他们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北代乡吴沙洼村党支部是村民心中走向富裕生活的引领旗帜。

在北代乡吴沙洼村,随处可见手套加工的招牌和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该村共有307户704人,有着手套加工的传统。目前已发展手套加工企业、摊点12家,从业人员700人。说起村民参与手套加工产业,逐渐富裕起来的事,村支书吴清涛有太多感慨。这里原来是个穷窝窝,村民大多靠着几亩地过活,家里有壮劳力出去打个工挣点钱回来,就是好日子。家庭妇女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外出打工,属于“半劳动力”。随着机械化耕作的普及,农忙时间大大缩短,却又不能出门打工,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

随着农民人居环境改善,吴沙洼村人生活习惯也在改变,保护环境卫生意识越来越强。

2018年6月末,县里组织乡村干部赴外地参观扶贫产业,归来后吴沙洼村两委立即与县扶贫办联系,结合手套加工传统和“半劳动力”现状,与驻村工作队一起探讨建立手套加工扶贫车间,引导村民参加生产来增收。众人齐心协力,仅用20多天,在全县率先建成512平方米扶贫第一车间,吸纳66名村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14人,当年即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次月又建成450平方米的扶贫第二车间,安置46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5户15人。2019年,在县委组织部支持下,建成308平方米的壮大村集体经济手套加工车间,安置45名村民就业。

手套加工车间工人正在进行成品打包。

目前,三个车间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带动群众约140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村集体年增加收入4.5万元。已形成以吴沙洼为中心,覆盖留寺林、张沙洼、解村等周边19个村在内的手套加工产业片区,年产手套2000万副,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产业从业人员2100人,村民增收2000余万元。

每一双成品手套都要认真检查质量。

为促进手套产业健康发展,吴沙洼村在上级党委支持下成立了手套产业联合党支部,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经营方式,把分散经营的小企业、小作坊组织起来,制定行业自律公约、产业发展规划,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增强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联合党支部提倡全行业从业者加入公约,开展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自觉维护行业团结和整体利益。整合行业资源优势,采取集约化、精细化经营方式,将各企业、摊点的原材料类型、品种、数量等需求汇总整理,集中向供应厂家采购,降低原材料购置成本3%—5%。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销售日益盛行,联合党支部在稳定以往国、内外客户的同时,组织各企业、摊点开展网络销售,与天猫、淘宝等网络平台专业销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拓宽销售渠道。其中凯越手套厂通过与天猫“都市依邦”旗舰店合作,手套网销量占销售总量的30%以上,其产品销量挤身全网前三名。

手套加工车间里正在工作的村民。

 为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武强县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严格落实各项相关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脱贫户提供特色种植养殖、土地流转、发展家庭手工业、生态帮扶、扶贫车间、务工就业、消费帮扶、小额信贷、电商帮扶、公益岗位等多种增收途径,让每个农户都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不让一个群众在致富路上掉队。

因病致贫的村民孙小居,病情稳定后在家中支起缝纫机,做起了手套加工。村里还为她安排了公益岗位、樱桃入股等,使她摆脱了贫困。

时已立冬,在越来越冷的天气里,人们致富奔小康的火热劲头势不可挡。摘掉贫困帽子的武强人在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中一路高歌,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