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是一个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建议》,作为一个衡水人,我切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民生关怀,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社会保障兜底 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保障保民生,不仅提升生活质量,还能够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和压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市社会保障事业近年来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度不断提高。每天早晚,休闲广场上、人民公园里、滏阳河边等休闲场所,退休职工们有的吹拉弹唱,有的漫步健身,有的打太极,有的放风筝,有说有笑,画面其乐融融。这得益于我们的社会保障事业,既使广大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又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子女也减轻了负担,能够安居乐业。


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大幅提高,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参保人数为37.67万人,仅去年净增2.12万人。同时,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截至去年年底,参保238.01万人,覆盖率为99.53%。


在职工养老金水平上,经过连续16年的上涨调整,目前,我市平均养老金为2407.31元,比五年前的1973.05元上涨了22%,让广大退休职工充分共享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市乡村面貌变化巨大,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村里还修建了休闲长廊、广场、足球场、高标准公厕等,群众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这归功于我们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2020年,我市圆满完成脱贫任务。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全市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48.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2亿元、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8亿元,整合其他涉农资金18.6亿元。对全市农村户籍人口开展全覆盖式的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彻底摸清了贫困人口底数。我市选派1001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组织13800名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推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3家中直单位帮扶4个国定贫困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亿元;777家企业结对帮扶1001个贫困村,开展帮扶项目2466个,共投入帮扶资金4.5亿元。


经过持续奋斗,全市21.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旧貌换新颜 城市面貌不断提升


随着原衡水九州啤酒厂和衡水老白干酒厂的拆除,我市市民将又增添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我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告别了“小县城”,迎来了生态宜居美丽湖城。今天的衡水,主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5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64.4平方公里。我市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湖城为目标,走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学习对标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理念,专门聘请为雄安新区规划设计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制订了《衡水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2035年)》,拉开了“一湖四区”组团型生态城市框架和发展布局。同时,持续实施城市“双基”工程,启动高铁新城、滏阳河文化带建设,大力推动黑臭水体治理、道路提升等项目,相继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奥林匹克中心、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城市更加宜居、更加舒适,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感大幅提升。


作者:张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