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衡水保利大剧院灯火辉煌,剧场内高朋满座、掌声不断,由衡水中学师生共同演绎的党史题材舞台剧《漫溯红河》,在这里进行了精彩展演。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更好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培养爱党爱国情怀,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衡水中学特编排了这一精彩纷呈的党史题材舞台剧《漫溯红河》。
《漫溯红河》以情景史诗的形式,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舞台手段,聚焦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的“红船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通过跟随四位同学在党史博物馆游览的步伐,透过“红船”“赵一曼家书”“泸定桥铁索”“渣滓洞红旗”等展品,深入挖掘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
1921年,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冒着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他们沿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穿越密布火墙、踩着冰凉铁索夺下泸定桥;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共产党员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忍着伤痛,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信息;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西南地区大片土地还没有解放,被关押在重庆中美合作所中的女共产党员江竹筠,不怕敌人对她施用的残酷刑罚,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挫败了美蒋特务的罪恶阴谋,难友们亲切地称她“江姐”;上世纪70年代末,一次重要的空投核试验发生重大事故,核弹沉重地砸在试验场区的戈壁滩上,时任试验总指挥的邓稼先深知碎裂核弹的核辐射将达到怎样可怕的剂量,他顾不上个人安危,自己去寻找弹体……
本剧革新了传统的演出方式,采用沉浸式演出形式,让演员最大限度的走近观众、走近历史,与观众互动,让观众获得了全方位的体验,更好地融入其中。一个个精彩感人的历史故事,仿佛带观众回到了当时那个年代,让大家在沉浸式观赏中重温波澜壮阔、风雨沧桑的艰苦岁月。演出的尾声,全体观众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起歌颂伟大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感人、激动、震撼,这些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伟大的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会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汲取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继续前行。”“这出舞台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被衡中师生塑造的生动感人,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党史课,激发了大家学习党史的热情。”看完演出后,观众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漫溯红河》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和思想洗礼,他们将跟随革命先辈的步伐,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向建党百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