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曾在武警警卫部队浙江省警卫处服役的何素芬,参与了接待尼克松访华代表团的工作,那段经历令她至今难忘。
今年67岁的何素芬1970年12月入伍,当年只有16岁的她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73年11月,成为浙江省警卫处干部。1978年12月至2004年12月,她在衡水市公安局警卫处任副处长、处长,武警警卫部队干部,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4年退休,目前被安置在衡水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为正团职、中校军衔。
浙江省警卫处是国家重要部门,直接担负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的警卫、接待任务。“我父亲是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大伯是抗战时期入党的离休干部,从我记事起,他们就经常教育我要跟着共产党走,报效祖国。”因此,从小就受红色基因影响的何素芬,参军后始终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圆满完成了各项重要任务。
1972年,负责内宾工作的何素芬,突然接到领导电话通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要来杭州,何素芬要参与执行接待服务任务,并将其安排在一号主宾楼重要岗位。“说实话,当时我还不满18岁,还是一个‘新兵蛋子’,接到这么不寻常的政治任务,感觉既光荣又紧张,心里直敲小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何素芬回忆。何素芬说,虽然当年她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党组织的信任给了她勇气,身边的党员为她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因此,她给党支部递交了坚决完成任务的“保证书”,同时也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
为了熟悉接待业务,何素芬与战友花了一个月时间到上海学习有关接待的礼仪知识、程序、内容,以便应对接待之需要。他们时刻谨记周总理说的“外事工作无小事”,在学习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保证心中有底。正式接待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他们细了又细,严了又严,检查了再检查,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万无一失。
1972年2月26日中午12时30分,尼克松一行抵达杭州,223人的庞大队伍下榻西湖刘庄国宾馆。“虽没有手拿鲜花、夹道欢迎的热烈场面,但为了体现我们的友好,所有接待人员都是面带微笑、行注目礼。”何素芬回忆说。
“尼克松一行在杭州驻留了两天,确切地说只有21小时。”何素芬说,整个活动安排有序,所有接待人员表现不卑不亢,友好真诚,服务细致。这次活动也让她第一次亲眼见到周总理:“我有幸给周总理送上一杯龙井茶,周总理微笑着连连点头,我心里非常高兴,很激动。”回忆起当晚,在杭州为尼克松总统举行的宴会上,有一道当地特色名菜——杭州煨鸡(即叫化童子鸡),外国代表团对菜名很好奇,在翻译示意下,准备充分的何素芬,当即从容不迫地为大家讲了这道菜的来由,外国客人听了直竖大拇指点赞。
此次任务,何素芬他们圆满完成,其服务水平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此外,她还出色完成了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法国总统蓬皮杜、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等外国元首的重大警卫接待任务,这些经历,让她成长了很多。1974年8月1日,何素芬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当时入伍5年的她,已经是“战绩”突出的优秀干部。
后来到衡水市公安局警卫处工作期间,何素芬始终牢记自己党员身份,巾帼不让须眉,勇挑重担,精心组织完成各项警卫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退休后进入军休二所,何素芬离岗不离职,退休不褪色,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社会公益活动,踊跃捐款捐物,发挥着党员和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她的影响下,大学时期就积极入党的儿子儿媳,如今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兢兢业业。“我一直告诉他们,作为共产党员,要有积极向上的信念,无论在什么岗位,听党话,跟党走,都要踏踏实实工作,为祖国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