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故城县三朗镇西牟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广袤的田野里,现代化农机轰鸣穿梭,勤劳的身影点缀其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整洁的村巷与精巧的游园景观相映成趣,勾勒出生态宜居的新图景;淳朴乡风中浸润的文明新风,滋养着家家户户的幸福生活……这座刚荣获“河北省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村庄,正以产业兴旺、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的亮眼实绩,成为燕赵大地上熠熠生辉的乡村明珠。
“五位一体”模式 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曾经的西牟村是典型的农业村,1200余口人守着人均不足两亩的耕地,集体经济常年“空壳”。2020年开始,西牟村大胆突破、锐意创新,积极探索推行农业生产“五位一体(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银行+保险)”经营模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落后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居住环境差,挣钱门路少,群众怨言多’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说起村子之前的状况,西牟村党支部书记任英战满腹感慨,他告诉记者,为了生计,村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转折始于2020年。这一年,故城县创新推广“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银行+保险”的农业生产“五位一体”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为西牟村带来了发展曙光。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村民大胆探索,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分散的土地经营权整合起来,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源。合作社集中开展规模化种植,通过机械化作业、批量采购农资、应用先进技术等降低成本;银行信贷注入发展活水,自然灾害险与价格指数险“双保险”筑牢风险防线;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让“乡货”通过“西牟直播间”和乡创工坊走向“云端”变“香货”。
效益看得见,实惠落袋中。如今的西牟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攀升,形成了“流转金+分红”的惠民机制:每亩地800元的土地流转金按时发放,合作社40%的盈利用于村民二次分红,剩余60%则投入再生产与村庄建设,实现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双赢格局,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的腰杆硬了。
环境整治 勾勒美丽乡村新画卷
“既要富口袋,更要美家园。”这句村民口中的心里话,道出了西牟村的发展追求。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村里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让“美丽乡村”从愿景变为实景。
“以前胡同坑坑洼洼,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如今水泥路直抵家门口,抬脚就能走得稳稳当当。”村民的感慨,正是西牟村“户户通”工程惠及民生的生动诠释。近年来,为破解村民出行难题,西牟村强化党建引领,广泛吸纳群众意见,累计完成1.5万平方米巷道硬化,实现硬化率100%,让“出行难”彻底成了过去式。
环境整治既要“一时靓”,更要“长久净”。西牟村在实现巷道硬化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构建长效管护机制:科学划分4个片区、58个网格,创新推行“胡同长”负责制,更将环境保洁纳入道德积分管理体系。这一系列举措,让村民从环境整治的“旁观者”变身“主人翁”,主动担负守护家园整洁的责任。
环境“颜值”的持续在线,更离不开精细的垃圾分类“加持”。西牟村引导村民养成干湿分类的自觉习惯,针对不同垃圾“量体裁衣”:生活类垃圾统一送至片区收集点集中处置;秸秆类垃圾作为生物质原料统一外销;养殖、加工、建筑类垃圾实行“点对点”上门收运;可回收物则由村级回收站以优惠价收购……分类施策让每一类垃圾都有了“好去处”,也让村庄常年保持清爽宜居。
更令人称道的是,西牟村还善于“点石成金”,让闲置资源焕发新生机:残垣断壁被改造成草木葱茏的生态小游园,村民捐献的老物件组合成独具韵味的乡土文化景观,乡村记忆馆里的老照片与墙绘相映成趣,静静诉说着流淌的乡愁故事。如今的西牟村,既有“新颜值”的清新亮眼,又有“旧时光”的温润厚重,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新图景。
党建引领 涵养乡风文明新风尚
乡村之美,既要有“一眼心动”的外在颜值,更需有“润物无声”的内在温度。西牟村以党建为引领,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用文明举措涵养淳朴乡风,让这片土地上的温情与活力愈发浓郁。
走进西牟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道德积分超市”,货架上的拖把、洗衣粉等日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村民们正拿着积分卡兑换心仪的物品。在这里,积分不仅能换来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更成了衡量善行美德的“标尺”。近年来,西牟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厚植新风正气,积极探索家庭道德积分制管理。村民主动参与“美在家庭”评比、矛盾纠纷化解、志愿服务、乡村文明建设等,根据表现可获得相应积分,道德积分可在“道德积分超市”兑换商品。在“道德积分超市”,每一分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每一次兑换都洋溢着“做好事、得认可”的光荣与自豪。小小的超市,恰似一个文明磁场,把村民的心紧紧凝聚,让向善向美的新风尚在日常点滴中悄然生长,“小积分”撬动了“大文明”。
更贴心的是,积分还能兑换“百姓食堂”的餐券。这个面向五保户、低保户免费开放,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用餐补贴的食堂,每天飘出的饭菜香里,藏着“让老人在家门口吃暖心饭”的民生温度。
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说了算。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健全议事制度,西牟村让村民真正参与“说事、议事、主事”,靠“小协商”化解“大矛盾”。由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党员、老大辈组成的“五老”调解队及时化解邻里纠纷,每季度评选的“好婆婆、好儿媳”传递着家庭美德,文明新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到文明村镇“示范村”,西牟村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凝聚了民心,弘扬了正能量,营造出和谐美好的乡村氛围。如今,这座村庄正沿着“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道路稳步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着更动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