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庄汉墓绿釉陶楼出土于我市阜城县的桑庄汉墓,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制作工艺最先进、最豪华、最高的汉代陶楼,为国家馆藏二级文物。此陶楼为仿木建筑陶制冥器,通高216厘米、基座边长82.8厘米,由台基、门楼和五层楼阁组成,各层门窗、屋脊、栏杆等部位都塑有各种花纹、俑鸟等。楼阁与底部基座、栏杆、门楼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高大美观,装饰繁缛,充分体现出我国汉代楼阁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是汉代陶塑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该陶楼曾在河北省博物馆展陈,先后到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现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保存。


桑庄汉墓绿釉陶楼出土于20世纪80年代。据1990年发表于《文物》杂志的《河北阜城桑庄东汉墓发掘报告》记载,此墓位于我市阜城县王集乡桑庄村西南约400米(距阜城县城约35公里),早年就有封土,高约10余米,当地俗称“桑家楼”。农民取土平地使墓顶暴露在外。1984年3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派员与衡水地区文化局、阜城县文化馆共同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桑庄汉墓为砖砌多室墓,体量较大(通长28.36、通宽15.36、高5.16米),是一座典型东汉墓葬,形制较为规整,甬道、墓室、耳室等空间结构保存基本完好。墓内各室壁上及顶部原绘有大型壁画,后因水淹全部脱落,画面内容已不可考。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鼎、炉、瓮、壶、盆、盘、魁、案、豆、勺、耳杯等生活用具、用品较多,有一些陶制的鸡、鸭、羊、猪、狗等家禽家畜,还有井、仓、庖厨俑、陶楼等。


目前发现的汉代墓葬中陪葬陶楼数量很多。桑庄汉墓发现有三座陶楼,两件破损,最大的一件保存相对完整,其外观讲究、结构严谨、装饰繁多,看上去华美异常。


这座陶楼是仿木建筑的模型,呈方形,由台基、门楼、楼阁组成。底部为长方形基座,边长82.8、高7厘米。基座由6块结构组成,相接处刻划有不同的横道或交叉符号,以便拼接。从外观看,陶楼以腰檐平座栏杆间分为5层。从内观察,在外观第4层以下的每层腰檐下都有夹层。实际上,陶楼的内部空间可分为9层。


陶楼具有瞭望、防卫的象征意义。桑庄陶楼每层四面都布有战事所用的盾牌及弓弩等,且都有人瞭望。夹层结构严谨,在顶层置有报警用的锣,并有随时可以敲锣报警的侍者守护。


从建筑技术角度看,桑庄陶楼每层由斗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座,并在屋檐上加栏杆。这种营造方法虽已见于战国铜器,但到此时更合理地运用了木构架的结构技术,在功能上更能满足遮阳、避雨和眺望的要求。各层腰檐和平座有节奏地挑出和收进,使陶楼外观既稳定又富有变化,各部分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作用,反映了中国楼阁式建筑的特殊风格,后来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的木塔就是在这种楼阁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桑庄陶楼的烧造难度很大,过程非常复杂。塑型时,首先要确定重心、保证其稳定性。每层的栏杆、扶手、装饰等均有不同,人物、斗拱、点缀等,雕刻繁复,各个零部件精致美观,烧造时,要一节一节分别进行,严格掌握好火候。要让整座楼达到釉面一致,需要高超的工艺水平。


桑庄汉墓陶楼这种屋宇重迭、防御森严的楼阁明器,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反映社会治安状况极差,厚葬之风盛行。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两千多年,儒学成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文化体系,其核心内容“大一统”“三纲五常”等影响深远。汉代推行“举孝廉”制度,孝道文化盛行,崇尚厚葬。人们讲究“事死如事生”,对祖先的下葬、陪陵及每年的供奉、祭祀非常重视,有很多规矩和要求,丧葬制度非常完善。尤其是有经济基础的大家族,葬礼更是极尽奢华。桑庄汉墓中,各种生活物品、用具都有所体现,就是为了尽量复制死者生前的生活环境,印证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历史上汉代墓葬被盗最多,是因为里面随葬品相对丰富。桑庄汉墓早年也曾被盗,甬道及各室内都充满了淤土,随葬器物已失去原来的位置,大部分已破碎,葬具及尸骨均已无存,仅在后室中部淤土中发现头骨碎片。因为没有封制(如皇帝御赐的物品等),没有发现御制碑,也没有墓志铭、专铭等佐证依据,从墓葬形制上推测,专家对墓主人身份只能进行大致判断——并非贵族,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可能性比较大。


东汉时期土地兼并极为严重,豪强地主掌握大量土地,生活相当豪奢。由于社会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很多地方上的豪强地主都有自己的雇佣武装,看家护院、扩充势力。以陶楼随葬,体现出东汉晚期社会治安状况很差,人们没有安全感。


另外,以陶楼随葬与汉代崇尚高台有关。汉代神仙学家公孙卿说过:“仙人好楼居”,认为仙人都是住在高楼之处,故汉代贵族豪强热衷修建高楼。


作者: 韩雪、王晓岩  编辑:贾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