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系列中的首件作品《家破人亡》:受难的母亲怀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长啸……这尊雕塑高达12.13米,意喻1937年12月13日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如今已经成为纪念馆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塑民族之魂 聚前行之力

——吴为山的写意雕塑之路(中)


吴为山接受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设计大型组雕是在2005年12月15日,也就是“大屠杀”祭日——12月13日的两天后。“作为凝固历史、铸造国魂的雕塑是直接进入人心灵的,为人们对客观史实的认识提供价值判断之参照。如此重大的题材,如此重要的地点,如此壮观的场馆,雕何?塑何?雕塑者何为?”


“首先是立意,立意的基础是立场。”吴为山认为,只有立足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兽性,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仇恨。因此,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的崛起,祈望和平,应当是整个作品的表现核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作品局部,孤儿寡母在日机轰炸声中逃难。


立意明确后,要解决的是作品的取材与形式。吴为山考虑到,纪念馆处于街区,世俗生活情感与惨痛历史悲剧之间需要过渡,雕塑应该一目了然而又层层引人进入,悲情意识由内而生发。“因此,叙事性、史诗般群雕组合可以产生这样的感情交响,波澜跌宕,起伏壮阔。它超越一般意义上灾难的描述、痛苦的诉说,而是以普遍人性为切入点作深刻的表现。”在恢弘的精神意象辐射下,一个强有力的旋律在吴为山内心油然而生:高起-低落-流线蜿蜒-上升-升腾!


《逃难》系列群雕。吴为山写下注释:“1937年12月13日,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


这组组雕的背景是以三角形体面为元素的主体建筑为背景,组成激越而低沉、悲惨而激愤的乐章。长长的路成为观众凝思与纯化心灵的流程,创作手法采用“大写意”,让母体成为山河、成为巨石。


“精妙的写实和概括的写意,准确的塑造和变形的夸张,结构和比例的所有标准,只服从于‘表现’!这种表现是源自魂的底层又深入到骨子里的大表现。”吴为山真正体会到结构与灵魂的对应,表现与精神的对应,夸张与情绪的对应。雕塑手法中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并用,其雕痕已显心灵伤痕,是民族苦难是记忆,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罪证。


塑造的悲与愤产生速度与力量。在吴为山不平静的创作过程中,有过无数彻夜难眠的夜。他走进南京的旧城区,寻访遇难幸存者促膝交谈,曾冒着38度的高温酷暑露天劳作,深夜连续十多个小时创作。一次,吴为山生病发烧,被学生发现晕倒在雕塑的脚手架上……


2007年夏日的一个深夜,吴为山在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


吴为山把艺术家的情感和民族情感、人类情感的相融投射到作品之中。“整个组雕,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皆表现我遇难同胞,表现我中华儿女。我们是以和平祈望而塑魂的,是为纪念我同胞而塑魂的,潜台词是: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