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城县古城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引领,以深化乡镇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三三三九”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法治、德治、善治、自治、共治相融合,实现了镇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能力“四提升”。


打造“三大板块”,实现乡镇社会治理资源的最优整合。强化效能意识,打造综合行政办公板块。设置了“四办、两中心、一队、一站”扁平化行政办公机构,加快乡镇职能转变,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人民满意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精心打造服务时间最短、工作效率最高、服务群众最满意、运行最规范的乡镇改革运营模式。强化示范效应,打造综合执法维稳板块。2016年,古城镇在全省率先创建了全省第一家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局,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一套清单管权责,一张表格管检查,一个平台管指挥,一个号码管服务,一套机制管监察,一只队伍管执法。建立了镇综治中心,下设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等十个科室,实现数据中心、指挥调度、矛盾调处三位一体,为群众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矛盾化解服务。同时,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县直部门派员入驻镇综治中心,一站式办公,零距离服务。强化为民观念,打造综合服务板块。建立了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承接了市场准入、城乡建设、卫生健康、民生保障、涉军服务等审批服务事项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创建了全省一流的乡镇消防站,配置了两辆消防车。同时,全镇村村设立了为民服务代办点,古城、西马、戴南、白马堂等村探索创建了“云窗代办”智能服务驿站,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构建“三个网络”,实现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延伸。建立法治服务网,实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全镇76个村划分为8个片区,每个片区、每村安排1-3名网格员,配备了对讲手机,及时通报信息,动员政法系统退休的老同志和乡镇干部组建起“帮大哥”法律服务志愿队伍,建立了宋合龄调解工作室,活跃在农村矛盾调处一线。建立德治教化网,在镇综治中心设立广播宣传发射平台,各村安装广播接收器和宣传喇叭,实现镇域内广播宣传全覆盖。同时,各村聘请道德监督员,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动员群众广泛开展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等评选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构建区域视联网,借助镇域内通讯转播塔,安装了12个高点监控设备,在镇区各街道、各路口、镇直各单位、各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各个村庄安装了980个摄像头,实现了镇域监控全覆盖。同时,为执法人员配备了七辆执法巡逻车辆和单兵执法仪、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与镇综治中心、执法局监控研判大厅对接,基本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



实施“三个一计划”,实现村级社会治理结构的全面升级。坚持一个村建一个股份合作社,农业上已建成白土地金银花和花生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张秋寺林药间作现代农业园区、古城振兴黄桃大豆间作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15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种植、养殖等农业专业合作社228个。古城镇素有“灯具之乡”之称,共有汽车灯具配件生产专业村12个,汽车灯具配件生产企业78家,成为长江以北较大的汽车灯具配件生产制造基地,按照“产业+党建”的思路,在15个“两新”组织建立起党支部,切实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岗设在创业岗位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动一个片区建一个新型社区,古城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空心村治理、三区同建、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等项目为依托,全镇八个片区,每片集中规划建设一个新型社区。目前,古城家园和薛家坟新型社区已经建成入住。张秋寺新型社区、辛集社区、郭里阳社区、杜南新型社区即将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富村带穷村互帮互助新机制,走出一条抱团式发展之路。



每村力争有一个企业家村官”,近几年来古城镇大力开展迎凤还巢活动,先后动员25名年轻有为、创业有成的在外企业家回古城、辛集、蒋庄、西马等村参选“两委”正职,通过村“两委”换届,全镇村党支部书记50岁以下的达到4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26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达到65人。


完善“九联”机制,实现社会治理的常态化、长效化。古城镇逐步建立起以“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法律政策联学、致富信息联通、突出问题联治、重项工作联动、平安建设联创、社会管理联抓、违法乱纪联查”为主要内容的“九联”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员“马上调”、村级防线“及时调”、相关部门“联动调”、镇综治中心“统揽调”。


古城镇自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25件次,开展执法大检查758批次,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90.8%,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5%,陈案积案化解率达95%,全镇近两年来无刑事案件村达到98%,做到了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纠纷不升级,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