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7652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56.88亿元

“政府陪行长走产业”活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显成效



6月10日,从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衡水立足疫情防控,围绕复工复产需要,积极利用政银企对接机制,不断推动“政府陪行长走企业”活动向纵深发展,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大信贷投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中央、省、市抗击疫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政策及衡水市金融机构创新型金融产品汇编辑印2000余册,送到对口帮扶县市区企业,帮助企业提高金融惠企政策知晓率和对接精准性。制定出台了《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措施》,要求各银行机构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通过展期或者续贷,适当下调贷款利率等方式,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同时,在全市筛选了788家规上企业、19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123 家外贸出口重点企业、154个省市重点项目,作为重点政银企对接和金融帮扶对象,通过重点帮扶,实现整体推进。组织各专业银行,在全市建立了“金融顾问”制度,会同企业帮扶组,包联县市区企业,重点宣传银行金融政策,找准企业融资症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为7652家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56.88亿元。在保重点方面,共为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医疗、运输、销售等98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97笔,发放贷款7.62亿元。还为5414家普惠型小微企业提供授信86.91亿元,发放贷款77.43亿元。在降低利率方面,全市各银行在原有利率水平基础上分别下调了10—100个基点,目前共为2148家企业减少利息7893.57万元。在减费让利方面,全市各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免除企业评估、抵押等相关费用、降低承兑汇票手续费等手段,累计减免手续费145.17万元。在疏通堵点方面,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对5044家企业办理续贷178.96亿元。同时通过合理使用展期、延后还息等方式,为476家企业解决纾困资金67.01亿元。


金融支持单个企业转变为集中支持产业集群


“政府陪行长走产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重点推进的一项重要活动,按照“县长+行长+厂长”走访模式,在“3+2”主导产业和“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基础上筛选各产业小微企业,确定各产业走访名单,积极开展走访对接。同时逐县市区组织“政府陪行长走产业”活动推进会,开展特色产业集群企业集中走访,发现和解决融资贷款方面的共性问题。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实现资金需求与信贷投放目标有效衔接,为我市振兴产业提供高适配性的金融服务。


自今年3月12日公布“政府陪行长走产业”活动企业名单至5月末,各银行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走访“3+2”市域主导产业企业262家,放款45家、额度7.93亿元;走访“9+5”县域特色产业企业 522家,放款113家、额度10.60 亿元。


精准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


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多层次、多批次精准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累计推动264家企业与各银行达成贷款意向95.62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市企业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市正筹建“衡水市金融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良好区域信用环境。除此之外,我市正逐县开展银企对接,定期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点对点对接,持续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产业”活动,近期准备开展一次云推介活动,分批次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和企业,并建立周调度、月汇总、半年通报制度,督促各银行切实加大投放,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