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衡水市邓庄镇武家庄村支部书记张双柱冲锋在防疫攻坚一线,他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视为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主动扛起防控责任,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敢挑重担、以身作则,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村户,明确防控重点,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他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这个本该在家陪家人欢度春节的时刻,作为村支书,张双柱在接到上级通知后,第一时间召开两委会,迅速组织人员制定防疫方案、设立劝返点,并动员两委干部、党员带头值勤。紧急时刻铸造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春节期间,回家过年的、走亲戚的……村子里面外地返乡的人多了起来,他带领村民代表、党员和两委干部总共41人,挨家挨户对武汉、湖北和其它地区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摸排,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保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仅用一天时间,就将全村671户2033人的信息登记完毕。



张双柱对本村从武汉返回或经停武汉人员10人、密切接触人员23人全部落实了“六必须五提醒”隔离措施,由专人负责其日常生活、每日体温监测登记。“每天我都要去这几个人家里转一趟,跟他们聊聊,别让他们有心理负担,安心居家隔离。


对居家隔离人员的观察是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张双柱说,这项任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对于外来人员及发热人员排查工作,张双柱都细致安排,一旦发现发热人员,他都马上做其思想工作并陪同其到衡水市二院发热门诊进行检查,确保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疫情防控工作,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是村民的“防火墙”


“作为一名党员,疫情一天不消失,我就一天不撤退。”张双柱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张双柱的家人都在市里居住,但疫情发生以来,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孩子来探望,也只是在村口劝返点说几句话:“家里不用担心,做好村里工作,一定要注意身体”……从大年初一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大队部、劝返点、村民家中,以及村里的小路上,每天有他忙碌的身影。



张双柱总是说,“做好防疫工作,才对得起村民,对得起身上的担子、肩上的责任。”在他的鼓励下,党员干部们热情高涨,全村防疫工作有序进行,广大村民志愿者义务打扫、值班值守、捐款捐物,自发地为村里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


他是大家伙儿的“代购员”


因防疫的需要,武家庄早早的就封闭了全村的路口,设置了劝返点,怎样才能既保障村民的日常生活,又能避免人员流动,张双柱和村干部们一商量,决定为村民们集中采购。


张双柱每次代购前都要认真登记,然后分门别类逐一进行汇总,每次汇总统计,都要耗费1个多小时。核对无误后,这才开着面包车出发去采购。代购的钱款,先由张双柱垫付,村民拿到自己要的物品后再付钱。同时,他尤其关注村里弱势群体、和隔离人员的生活需要,对一些老年人不能断的降压药、降血糖药等药品,他都详细统计提前备好。


他是防疫“宣传员”


除了做好防疫工作外,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至关重要,为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宣传防线,张双柱动员全村党员,通过微信群转发防控知识、村大喇叭、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公告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群防群控,做好疫情防控的舆论引导、科普宣传等工作。


“今年情况特殊,大家伙儿打个电话拜个年就行啦,春节年年有,亲戚今年不走明年走。”“有感冒发烧的,赶紧报告村委会,戴好口罩到医院检查,别硬扛着啊。”……每天武家庄村的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张双柱用自己质朴的话语传播着防疫知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提醒着村民。


张双柱,只是千千万万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的缩影,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贡献,但凭着一腔热血,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点一滴的辛勤付出,用自己的无畏和担当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张勇

通讯员  张默  赵萌

编辑: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