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衡水市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畅通举报渠道,严打欠薪行为。截至目前,共排查企业941家,为1295人补发工资1168.74万元。
为增强根治欠薪工作力度,该市成立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完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根治欠薪组织领导体系。同时,该市加大对欠薪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将劳动用工、工资支付作为企业诚信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拖欠工资“黑名单”制度,把严重拖欠工资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惩治格局,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截至目前,全市移送公安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起,充分发挥了欠薪入刑的震慑力。
衡水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照省《考核细则》中60个评分项进行细化分解,及时制订工作方案,认真查找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在落实制度机制及履职尽责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同时,将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据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原则分解至各县市区,按照“应解决尽解决,能解决立即解决”的要求,限期办理。
该市认真制订定期排查和定期报告制度,持续开展欠薪隐患排查活动,下大力气做好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联动平台建设,并与省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平台进行了连接。今年共收到省联动平台转办案42件,故城、安平等县通过联动平台共向异地流转案件3件,均按程序得到妥善处理。涉及“双代”项目等政府投资项目的欠薪线索及省、市领导包案的案件,该市均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向各县市区或主管行业部门发函予以限期督办,截至目前共发函69件,按期办结,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该市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发挥市长投诉热线平台作用。市县两级、各相关部门分别设置了举报投诉电话,确保投诉人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该市举办多种形式宣传活动169场次,发放宣传品2.1万份,现场咨询解答3900余人次,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刊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工资支付相关政策和农民工维权知识问答,努力营造根治欠薪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