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水全面启动新一轮建筑行业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建设工作,在2024年已建成30个提升站基础上,2025年计划再新建42个,持续以全链条生态体系建设,构建农民工培训、发展、保障的全周期闭环,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助力。
据悉,此次提升站建设将继续以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监督、工会指导、联合验收“五步法”为工作思路,以有党工组织、有固定场所、有培训设施、有实用内容、有师资队伍、有经费保障“六有”为核心标准,全面覆盖全市在建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着力建设农民工职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其中市级以上(含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国企和省企建设项目全部建站,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链条生态体系建设。
具体工作中,提升站建设由党组织统筹引领、工会协同推进,整合在建项目资源打造多功能培训空间,科学划分教学、安全体验及实操实训区域,配备音视频设备、远程教育系统及安全实操装置,构建“线上理论+线下实操”融合教学模式。同时,积极构建涵盖思想教育、技能提升、安全防护、维权保障、创新创效“五大维度”的培训体系,组建“内部技术骨干+外部专业机构”师资队伍,全方位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
在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每个项目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由党支部书记或工会主席担任站长,建立“培训—考核—激励”挂钩机制。提升站建成后将联合验收,并探索建筑农民工上岗认证便利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筑业农民工提升站全链条生态体系,为农民工从“工” 到“匠”的转变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