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开工第一课”,把好安全“第一关”。为筑牢根治欠薪防线,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护航项目规范开工,近日,衡水市建筑系统“开工第一课”开班啦!
“开工第一课”,即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相关职能部门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和劳务负责人开设专题课堂。课堂上,执法人员化身“讲师”,将政策法规转化为鲜活案例,通过“四剂良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织牢农民工权益保障网。
针对建筑行业“顽疾”,规范发包承包行为。在课堂上,主讲人带领大家系统学习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发承包方式,要求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依法签订施工合同,严禁建设单位肢解发包,严禁施工单位违法分包、挂靠、出借资质等违法行为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施工现场“智慧变身”。课堂第二项内容就是带领大家研究学习《河北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考勤管理制度。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建设单位、建筑企业、监理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建筑工人均要纳入实名制管理,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劳务负责人等项目管理人员均承担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相应责任。要求项目严格按照封闭式管理要求,配备相应硬件设施,设立实名制通道和进出场门禁系统,进出施工现场人员必须走实名制通道,刷脸考勤。
针对农民工最关切的“钱袋子”问题,课堂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做了规范。要求用人单位要与农民工签订真实的用工合同,约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同时依照《衡水市建设领域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编制农民工工资档案,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工作。
课程最后一项内容就是职能部门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责任承诺书。这份责任承诺书明确各方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的责任,以契约形式强化各方责任意识,形成相互监督、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