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伏伽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但孙伏伽的出生、殒没地众说纷纭。对此,笔者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孙伏伽是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乡双屯村人。他的家国情怀的思想、公而忘私的精神,应该得到后人的敬仰。


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但我国历史上记载完备、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却产生于唐朝。这是因为虽然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但由于历史湮没,隋朝的状元情况如今已无从查证,这一块几乎成了历史空白,探究历史状元相关资料只能从唐朝开始。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状元是孙伏伽。


孙伏伽生平简介


孙伏伽,隋朝开皇年间生于贝州武城。在隋朝实行科举制度时考中过进士。《登科记考》及《唐摭言》记载:“进士,隋大业中所置也。如侯君素、孙伏伽,皆隋之进士也明矣。”隋朝后期,孙伏伽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万年县有点要势的官员。


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后,在唐武德年间孙伏伽降顺了大唐王朝。在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他从30名应试的举子中脱颖而出,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玄武门之变”中,孙伏伽站在了李世民一边,鞍前马后地奔走效劳,为李世民政权的巩固做了不少的事情。李世民即位后,马上赐孙伏伽男爵爵位,食邑乐安。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提升为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常设二人)。


贞观五年(公元632年),因上奏揭发囚犯出现失误罢官。不久被任命为刑部郎中(刑部下属部门部长的秘书,有职权),后再任大理寺少卿,转调民部侍郎(即民政、户籍、财务部门副部长)。


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转调升职为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


贞观十四年后,任陕州刺史(陕州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地区级市长)。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孙伏伽年老辞官,回到老家武城。辞官四年后,于显庆三年(公元658),孙伏伽于武城家中寿终正寝,死后葬于村中。



孙伏伽的出生地考辨


孙伏伽,生于隋朝开皇年间贝州武城(具体年月不详)。对于孙伏伽的出生地,史料记载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清河郡(东北部)人;一说是贝州武城人;一说是河北故城人。笔者认为,三者之间不矛盾,而是统一的。


之所以说三者之间不矛盾,是因为在隋朝时期,武城、故城(漳南县)两县同属清河郡管辖(见武城县志和故城县志记载)。通过查看隋时清河郡地图,这两县的位置均在清河郡治所在的东北部。所以说,孙伏伽是清河郡(东北部)人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绝不是清河人,因为史料记载孙伏伽出生地贝州武城曾属清河郡管辖,所以,不能认为是清河人。当排除孙伏伽是清河人之说以后,接下来就要考察孙伏伽是武城人还是故城人。考察的结果是原武城现故城,二者是一致的。其理由如下:


从史料上看二者的一致性。《新唐书·孙伏伽传》记载:“孙伏伽,贝州武城人。”在我国历史上,隋朝时期武城属清河郡管辖,但到了唐朝改清河郡为贝州,武城属贝州管理,治所在现在武城县城广运街道办事处,此时是州县同郭。当时的武城、故城两县同属贝州管辖(参考文献:武城县志、故城县志)。同时,从武城县志上也有孙伏伽墓的记载。《武城县志》(民国元年本)载,武城县古之丘墓有:“双冢,耿将军墓、秋胡墓、孙伏伽墓……”从以上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孙伏伽生于武城,死后葬于武城。既然孙伏伽是原武城人,与现故城有什么联系呢?在我国历史上,武城县和故城县时而一分为二,时而合二为一,多有交插,相互融合。孙伏伽的出生地现在属故城县管辖,所以二者是一致的。


从目前行政区域的划分,看二者的一致性。通过考察史料,确定了孙伏伽的出生地。那么,孙伏伽到底出生、殒没在哪个村庄呢?《新唐书·孙伏伽传》只是笼统地记载了他是贝州武城人,至于哪个村的却没有说明。这也是目前人们争议的焦点。通过查找资料,武城县志给了答案。武城县志明确记载了本县境内有“双冢、孙伏伽墓”。而有“双冢、孙伏伽墓”的村庄就是原武城县武官寨公社双屯村。这个村原名叫双冢屯,是由两座古墓而得名。后来人们觉得双冢屯这个名字不吉利,于是去掉冢字改名为双屯村。而这个双屯村就是现在的故城县西半屯乡双屯村,是1964年由国务院批准划归到河北省的。那么,划分后的武城县还有没有叫双屯村和孙伏伽墓的呢?通过查阅《武城县文史资料·第十辑》武城地域文化集锦得知、武城县目前辖5个镇、3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计有267个行政村,没有叫双屯村或双冢村的,县志中也删去了原来的孙伏伽墓的记载。那么,1964年从武城县划归故城县的三个公社一个管理区244个大队还有第二个叫双屯村的吗?经查故城县志也没有。这就更进一步确定了故城县西半屯乡双屯村是孙伏伽出生地、埋葬地的唯一地点。


从现代研究成果看,二者是一致的。目前研究孙伏伽其人的学者较多,发表的文章也不少。如《开封日报》多次发表纪念孙伏伽方面的文章、《解放军出版社》发表的王鸿鹏《中国历代文状元》一文、百度百科介绍的有关孙伏伽的资料,都认为孙伏伽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是原山东武城县、现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乡双屯村人。


孙伏伽墓辨析


当我们了解了孙伏伽的出生地是故城县西半屯乡双屯村以后,那么村中的两座墓,哪一座墓是孙伏伽的呢?


目前村中对于双冢,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有一座是孙伏伽墓,另一座是他人的墓,墓主人具体是谁不详。再一种说法是在双冢之外,另有一座孙伏伽墓,但因年代久远已无觅踪迹。村中已无孙的嫡传,其后裔去向无从查考,只是世代相传有孙伏伽的墓。到底哪种说法较为符合客观事实呢?通过多次深入到村中与老人座谈和实地观察,笔者认为第一种说法应该可信,即两墓中的东边那座墓是孙伏伽的。依据是:在几十年前,曾有盗墓人将双墓中东边的那座墓挖开,深度有十米(盗墓者挖开后又填埋)。至于盗墓者在墓中有没有挖到遗物不得而知。但有一老者在挖出来的土中找到了一块砖头,这块砖头至今还保留着。这就说明墓穴里面是用砖砌的,也说明墓主人的身份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在1300多年前砖墓是很少见的,不是大富户就是政府要员,而孙伏伽正符合这个条件。另外,从故城县史料上看到,在一次疏通河道的过程中,在距孙伏伽墓不远的地方,曾发现四座唐时古墓群。估计这些古墓的主人,不是大家贵族就是皇室宗亲。这说明,在唐朝时期,在武城县城周围(双屯村距武城县城2.5公里),生活着一部分比较富裕的人群和上层贵族。


还有,之所以说双墓中东边的墓是孙伏伽的,是根据风水学或民俗学来确认的。在民间有“以东为上”的说法。如农村住房,不管正房是三间还是五间,正房东边那一间一般是老人居住。这一方面是住宿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以东为上”理念的体现。而双屯村双冢中东边的墓是孙伏伽的符合这一习俗。


当我们确认双冢中东边的墓是孙伏伽的以后,那么西边那座墓是谁的呢?根据村中老人介绍,孙伏伽墓周围曾有庙宇或祠堂,到现在还经常挖掘出砖头瓦块。不知何时,有一位郎中来到孙伏伽墓旁边的庙宇或祠堂居住。为了生计在此行医,此人不但医术高明,而且乐善好施。视病人为亲人,患者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一视同仁。遇到家中十分贫穷无力支付药费的人,无偿赠送药物。久而久之,名声大振,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把这位郎中当做救命恩人、活菩萨。这位郎中死后,葬在了孙伏伽墓的西边,形成了双冢墓。百姓为了纪念这位郎中,经常前来焚香祭奠,并且一直延传至今。这样的解释,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至于民间传说的“仙人再世”“施法济民”是子虚乌有。双冢屯仙爷庙碑(民国元年立)碑文也正好印证了这个论断。碑文中写道:“仙踪税驾原始,父老传述莫道其详。”(译:这个仙人(郎中)从哪里来,何时到此,都说不清楚)碑文本身的记载就否定了仙师降临为民治病的迷信传说。


孙伏伽的主要政绩


孙伏伽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入仕,到永徽五年(公元654年)辞官回乡,在唐朝的政坛上活跃了32年。在这32年当中,孙伏伽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为唐朝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史为镜,进谏三策。武德初年,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孙伏伽向唐高祖李渊进谏三策:其一,“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天下”。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不闻其过”,因此劝告皇帝虚怀纳谏,“开不讳之路”,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其二,“百戏散乐,本非正声”。他认为,隋末皇帝贪图安逸享乐,官场淫风四起,是王朝灭亡的征象,劝告皇帝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要雅正社会风气。其三,“性相近,习相远”。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皇帝身边的人乱国,因此,他劝告皇帝慎重挑选皇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防止身边的人误国坏事。孙伏伽指陈得失,无所回避,慷慨至诚,使唐高祖深受感动。唐高祖认为孙伏伽“既怀凉直,宜处宪司”,遂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


信守承诺,维护法律。唐朝平定天下后,唐高祖颁布了大赦令。但是不久之后,唐高祖又要处罚农民起义军的将领,打算将他们全部流放到偏远艰苦的地方。孙伏伽进谏说:“王者无戏言。”往昔攻打天下时,应该随机应变,现在四方已定,应该制定法律与天下人共同遵守。“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这样天下百姓才能相信而畏惧啊。“兵食可去,信不可去”。自己做事不讲信义,而要天下的人相信你,怎么可能呢?我以为那些应当赦免的人群,应当一律加以原谅,那将是天之大幸。孙伏伽的建议全部得到皇帝的采纳,避免了一场清洗和动乱,对唐朝的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心怀天下,为民请命。唐朝初期,由于战事不断,军粮赋敛十分繁重。从战争混乱中走过来的群众,生活本来举步维艰,再加上频繁地征收军粮赋税,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难以为继。孙伏伽心怀天下,为民请命,请求减免。一次不准,再次上奏,并提出整治剪裁的建议。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孙伏伽弹劾民部尚书裴矩“苟钓虚名”,而不“救恤百姓”。由此,唐朝征收赋税由以户为单位改为以人口为单位,使贫苦的农民得到实惠,减轻了广大群众身上的负担,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唐朝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冒死进谏,刚正不阿。唐太宗在继位之前,南征北战,经常打仗。后来天下太平了,没仗可打,于是就迷上了打猎,几天不打猎就寝食难安。


一天,唐太宗又要去打猎,他领着几个侍卫,背弓插箭,带着猎鹰和猎犬,正要出发。这时孙伏伽匆匆赶来,一把拉住马缰说:“陛下打猎,游戏林中,骑马射箭,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很危险的。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谁来主持政务?劝陛下为了国家百姓,不要贪图一时痛快,任着性子干这种无益的营生。”正在兴头上的唐太宗好像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又扫兴又尴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还是耐着性子说:此时你就不用操心了。说完就要上马,并向随从挥挥手,准备出发。哪料到,孙伏伽把马缰绕在腰间,跪在马前说:“陛下今天出门,就请从老臣身上踏过去,我愿意用死换取皇上对诚实忠告的采纳。”


唐太宗大怒,说:“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诚信勇敢的人,能够以诚言进谏,不好损你颜面;哪知你却不知好歹,目无高低,限制起我的行动来了。我连这点儿事都做不了主,还当什么皇帝?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斩了。”孙伏伽面无惧色地说:“夏朝的关龙逄因直言进谏而被杀,我情愿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见,也不愿意再侍奉你了。”这时,唐太宗笑了,说:“我不过是试一试你的胆量,你还真是一个诚信有勇的君子,有你真是大唐王朝的福分啊!好,那朕今天就不出去了。”(以上引文均摘自《新唐书·孙伏伽传》译文)不久,唐太宗封孙伏伽任谏议大夫。


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不失先贤。唐朝初期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孙伏伽这样的大臣,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孙伏伽的这种家国情怀,公而忘私的精神,应该得到后人的敬仰。  


作者:胡恩堂   编辑:贾亚楠


作者简介:胡恩堂(1953—)男,河北故城人。衡水市党校原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