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一家五金机电加工企业,质检员在测量铜棒。 殷 实 摄


河间市一家再制造企业,工作人员在观测产品。 殷 实 摄


工作人员展示河间再制造的钻头。 魏志广 摄


泊头一家泵业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魏志广 摄


规模筑基: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方阵”的格局跃升


走进沧州惠邦机电产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南皮生产基地,一排排自动化设备正高速运转,技术人员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参数,对正在试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进行精度校准。


作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深耕机电制造领域27年的“小巨人”,惠邦机电曾经也只是生产电视机、照相机、汽车、摩托车等商品的零部件,如今的惠邦机电通过科技创新进行转型,已经开始向风电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设备、动力电池箱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领域迈进。


惠邦机电的转型升级,堪称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新南风加热制冷(沧州)有限公司研发的0—36KW厚膜加热器,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市场占有率达到30%;沧州科威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热稳定成型处理工艺,解决了业内展开臂关节驱动组件“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这些产品和工艺,代表着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先进水平和雄厚实力。


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步形成涵盖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电子五金等多个领域的大型产业集群。如今,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已经成长为拥有大大小小生产企业不下4000家,年产值超340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超60%的特色产业集群。


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的蝶变,正是沧州特色产业集群向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迈进的缩影。


19日,在位于盐山县的河北融钢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激光切割机正在切割一批钢卷,切割好的钢卷随后将被运往当地的管道装备制造企业。


融钢公司是盐山县招商引资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管桩端板、中厚板、钢坯、热冷轧卷板、圆钢等钢材产品。公司借助共享供应链平台,通过集采集销,为盐山县管道装备企业提供上游原材料,直接为下游企业节约采购成本超过5%,实现了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同在盐山县的河北鹏润管件制造有限公司建立共享车间,引进5条先进全自动流水锻造生产线,将锻压设备与产业集群企业共享,下游企业可直接采购法兰锻坯,减少生产环节;也可租用设备自行生产,提高了车间和设备使用率。共享车间内的设备采用热料直接入模成型工艺,生产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缩减到现在的8秒钟,既节省了加热时间,又降低了热能耗损。


共享智造、降本增效。抱团突围的盐山县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将200余项科技成果向百余家企业开放共享,让中小企业摆脱了“研发孤岛”困境。


在渤海新区黄骅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度高达93%:金诚化工生产烧碱时产生的副产品氢气、氯气,通过专用管廊直接输送至晋邦新材料、科迈新材等下游企业,不仅解决了废料处理难题,每年还为金诚化工新增收益近2000万元;任丘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则延伸出聚丙烯、苯等30余种下游产品,构建起“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链条,让传统化工产业在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机。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从“小而散”到“大而强”,沧州特色产业集群正实现质的飞跃。


“河间再制造产业集群”“泊头绿色铸造产业集群”“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集群”……如今,沧州已坐拥4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中25个纳入省级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形成“县县有集群,个个有特色”的鲜明格局。


创新破局:


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的动能转换


如果说规模是产业集群的“骨架”,那么科技创新就是支撑其挺拔生长的“脊梁”。


18日,在河间市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工人正忙着将回收来的起动机和发电机进行分拆、测量、清洗、组装、检测。


汽车报废时,绝大部分汽车的起动机、发电机还有利用价值。长立公司将回收的汽车起动机、发电机进行再制造,生产的产品成本更低,但性能和寿命等同于甚至还优于原型号新品。目前,公司拥有再制造产品寿命实验室,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评估再制造部件的寿命,以保障再制造产品质量。


河间市共有再制造行业企业290余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再制造产业集群涵盖汽车配件和石油钻采两大行业,并延伸到机床、电脑服务器等领域,拥有十多个种类、上千种规格的产品。


与长立公司毗邻的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七轴联动专业数控加工中心机械臂精准操控,一个亮闪闪的毛坯件被加工成崭新的金刚石复合片钻头。这一大尺寸钻头采用50多颗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作为切削齿,可耐受井下高温和超高压,能钻透地下数千米岩层。2024年,格锐特公司还与北京一家高校联合研发了全国首个搭载智能芯片和传感系统的智能钻头。


目前,格锐特公司已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供应商,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置身于青县的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巨龙钢管有限公司车间内,犹如进入一座高大的钢铁丛林,偌大的作业区域,数十台24小时“在岗”的机器人正高效运行。


巨龙钢管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油气输送领域钢管研发制造的大型企业,是我国高端直缝埋弧焊管的领跑者,也是青县石油装备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


2023年,公司瞄准国内新能源输送管道制造和抗高压、抗腐蚀的高等级油气输送用管道的强力需求,开工建设了国内领先的直缝钢管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


1号内焊,焊速每秒1598毫米;铣边机,实测钢板后宽1222毫米;钢管成型,系统油温43℃……如今,工厂智能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覆盖率达到98%,实现了主流业务流程的新型闭环运营模式,具备了数字化、可视化、模型化和集成化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日渐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沧州抢抓机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作为盐山县管道装备产业集群的“领跑者”,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建成数智化清洁能源管道生产线,通过15台(套)自动化设备实现原料进场、焊接检测、成品出库全流程智能运行,8人即可值守整条生产线,生产效率较传统生产线提高2倍,产品良率达99.7%;河北兴林车身制造集团的5G汽车冲压模具智能工厂同样亮眼,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设计、生产、质控全流程数字化,模具开发周期缩短30%,设备利用率提升25%,成为一汽大众、理想汽车等知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远景动力沧州电池超级工厂日产2万块高端动力电池电芯,产品直供特斯拉、宝马等全球头部车企,实现“量产即出口”,为沧州新能源产业开辟了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生态护航:


从“政策扶持”到“全链服务”的保障升级


绿色铸造对标江苏溧阳竹箦绿色铸造小镇,环保设备制造对标无锡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汽车模具对标广东横沥模具产业集群……


泊头市选取的对标对象,都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为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沧州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组织各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梳理产业链关键节点和供应链瓶颈,一个集群选准一个目标,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高端产品,找差距、补短板、塑优势。


按照对标、达标、超标三个步骤,各产业集群都绘制了“四张清单”“两图两表”,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技术需求、成果转化清单和产业链全景图、服务体系结构图、短板梯次突破表、项目招商建设表,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细化工作举措,推动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企业增效益。


为破解中小企业“政策看不懂、转型不会转、管理不精细、出海不敢闯”等难题,沧州向“新”突围,创新构建“工业医疗”服务体系。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组建由技术专家、工程师组成的“工业大夫”团队,通过“巡诊排查—诊所问诊—医院攻坚”三级服务模式,精准为企业“把脉开方”:引导宏宇机械等企业引入MES生产执行系统,生产调度效率提升25%,产品交付周期缩短近三成;推出“企业上云礼包”,累计推动200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升级。绿色转型同样成效显著,泊头市铸造产业集群37家企业成功通过B级环保评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80余个化工项目形成闭环循环体系,“废料变原料”的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在行业内推广……2024年以来,团队已服务企业超2000家,推动300余家企业实现“小升规”,帮助20多家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各级工信部门将坚持“一群一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特色产业集群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轨道,为沧州乃至河北的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


编辑:姜长淼

来源:今日渤海网
原标题: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 沧州重塑产业集群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