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至,收菜忙。11月26日,衡水市深州市高古庄镇北梨园村600余亩白菜种植基地一片忙碌,200余万公斤新鲜白菜陆续启运韩国,标志着该村蔬菜外贸版图再添新成员,出口品类持续扩容。
“真没想到,咱种的白菜还能卖到国外去?”收购车旁,村民们边帮忙采收边念叨,满是惊喜与疑惑。

村党支部书记李鹏接过话茬:“这是我们跑遍冀鲁豫多地市场,对接山东蔬菜公司才敲定的外贸订单。咱的白菜全程施有机肥,水分足、口感脆,这新单落地,以后咱的好白菜不愁没好销路!”
曾以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的北梨园村,近年来缘何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致富村?
“以前种庄稼,就是大家伙儿‘单打独斗’,收入肯定不稳。”李鹏解释道,这两年,村“两委”班子主动转变发展思路,聚焦破解种植效益低、村民增收难的瓶颈,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通过与国企合作成立农业开发公司,创新“国企+村集体+农户”模式,累计流转周边村庄土地5600余亩,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村民既能拿到稳定的土地流转保底收益,农忙时在基地务工可额外增收,年底还能参与村集体利润分红,真正实现抱团致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这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咱这拓展农产品销路、做优特色种植的路子,正踩准了政策的节拍!”李鹏介绍,此前村里的“贝贝”南瓜已出口泰国,冬瓜等品类也销往国内多地,这次白菜出口韩国,进一步拓宽外贸渠道。下一步,村里将借势而上,全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车间落地,延伸产业链条,让更多田间鲜货变成外贸俏货,让土地多产金,带着村民在乡村振兴路上稳稳增收。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