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扬子江药业集团“医药行业环保设施开放试点单位”牌匾的揭开,标志着其在全国医药行业中率先向公众敞开环保大门。这一破冰之举,不仅体现了龙头企业的环境自信与责任担当,更预示着我国制药企业环境治理正式迈入“透明化”新阶段。本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与扬子江药业集团联合举办,旨在为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一、 主动破局,以“环境自信”回应社会关切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闫世东在活动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扬子江药业集团主动打开大门,充分展现了其先进的环境治理水平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开放姿态,为全国医药企业树立了卓越的标杆。


  “医药健康关乎人民福祉,绿水青 山是幸福生活的根基。”扬子江药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是其一贯的追求。此次主动揭开制药企业环保工作的“神秘面纱”,正是为了将“绿色生产”从内部口号变为可感可知的公众体验,以此增强社会对制药行业的理解与信任。


  二、 硬核展示,全链条亮出绿色“家底”


  活动中,通过视频连线,扬子江药业集团分布在全国多个生产基地的环保设施运行实况被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无疑是一次对其全链条环境治理能力的“大阅兵”。


  镜头所及,尽是硬核科技与扎实数据:在废气治理端,先进的蓄热式焚烧炉(RTO)高效运转,能大幅减排在药品合成过程中 产生的极微量二噁英等污染物。在节能降碳方面,规模可观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高达320万度,为企业注入了大量清洁能源。在废水处理环节,综合废水处理站采用多重工艺,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确保外排水质清洁。在资源循环利用上,沼气资源化利用项目每年可实现减碳5.24万吨,将废物转化为宝贵的绿色能源。这一系列实景与数据的结合,全面、立体地展现了扬子江药业在绿色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与硬实力。


  三、 实地体验,“无废”理念融入每个细节


  为了让公众获得最直观的感受,活动设置了实地观摩环节。参观人员走进了污水处理站、危废库、环保主题宣教馆等核心区域。在污水处理站的出口处,在线监测显示屏上的数据一目了然:经过成熟的“水解-好氧”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浓度稳定控制在150mg/L以下,这一数值远优于国家直排标准。在甲类标准的危废库内,270平方米的库区规划井然,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被严格分区、分类、规范存放,一系列高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到位。这些细节,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企业“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污染防控模式已深入到运营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江苏省医药行业首家“无废集团”试点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将持续深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实践。从推行“全员低碳行动”到探索中药材生态种植,从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环境报告到打造绿色供应链,企业正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集团已拥有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这些国家级荣誉是其长期坚持绿色发展最有力的证明。

 


 

来源:中华网
原标题:制药环保也可视化!扬子江药业率先开放设施,构建环境治理新机制